《入清湘界》

时间: 2025-01-11 07:50:06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逐渐接近湘山地区的情景:这里的乡土风光清新而丰饶,群山与集市相连,溪水和竹林环绕着桥梁。新茶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窗帘低垂,招引着老酒的醇香。春天温和,民众欢愉,几天后就是花朝节日。

注释:

  • 湘山:指湘江流域的山脉,象征着自然景观的美丽。
  • 土风:地方的风俗和气候。
  • 林峦:山林的高低起伏。
  • 墟市:集市,买卖的地方。
  • 水竹:溪水和竹子,形容环境的优美。
  • 焙出新茶:新茶的制作过程,焙烤出香气。
  • 老酒:指酿造时间较长的酒,通常味道更为醇厚。
  • 春和:春天温暖和煦的气候。
  • 花朝:指农历二月初二的花朝节,庆祝春天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优雅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和乡村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曾伯游历湘山时,受周围自然风光和乡土人情的启发,表达了对湘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入清湘界》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湘山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欢愉气氛的感受。诗中的每一句都透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中,令人心旷神怡。

首联“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开篇即点明地点,描绘出湘山的清新空气与丰富的土特产,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接下来的“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则通过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在这里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还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温暖。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描绘了农村生活中的闲适,茶和酒的香气交融,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春日里人们的欢聚与和乐。最后一句“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则将诗歌的情感进一步提升,表达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欢乐,尤其花朝节的到来更是让人期待。

整首诗在清新的风格中蕴含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渐近湘山境:逐渐靠近湘山的境地,暗示旅行的过程。
  • 土风清且饶:乡土的风光清新且富饶,展现自然的美好。
  • 林峦接墟市:山林与集市相接,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水竹带溪桥:溪水与竹林环绕着桥梁,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
  • 焙出新茶煮:新茶的香气扑鼻而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帘垂老酒招:窗帘低垂,老酒的香气引人,表现出生活的惬意。
  • 春和民气乐:春天温暖,人们的心情愉悦,传达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 几日是花朝:提到即将到来的花朝节,象征着春天的盛宴和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工整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意象:如“新茶”、“老酒”,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文生活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春天的喜悦,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新茶:代表生活的希望与活力。
  • 老酒:象征着传统与岁月的沉淀。
  • 花朝: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山”主要象征什么?

    • A. 城市的喧嚣
    • B. 自然的美丽
    • C. 传统的文化
    • D. 商业的繁荣
  2. “焙出新茶煮”中“焙”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煮
    • B. 烘烤
    • C. 冷却
    • D. 酿造
  3. 诗中提到的“花朝”节日是什么时候?

    • A. 春分
    • B. 夏至
    • C. 冬至
    • D. 农历二月初二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但更突出隐逸哲学。
  • 王维《山居秋暝》:虽同样描写自然,但更强调孤独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李曾伯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