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时间: 2025-02-04 16:28:21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白话文翻译:

整个中国的生气全靠风雷的激发,然而万马齐喑却令人感到悲哀。我劝上天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种模式去降临人才。

注释:

  • 九州:指中国的广袤土地,象征国家。
  • 生气:生命力,生机。
  • :依靠,仰仗。
  • 风雷:象征变革与动荡的力量。
  •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沉闷,缺乏活力。
  • 可哀:值得悲哀。
  • 天公:上天,神灵。
  • 重抖擞:重新振作,振奋精神。
  • 不拘一格:不受某种固定形式的限制。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九州”与“万马齐喑”都是常见的诗词意象,前者强调国家的整体,后者则表达了社会的沉寂与压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思想家。他是晚清维新思想的重要代表,提倡变革,反对保守,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深刻的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道光年间,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压抑的时期。作者因对时局的不满,表达了对人才匮乏、社会沉闷的忧虑,期望改变现状。

诗歌鉴赏: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是一首充满激情与理想的诗作。龚自珍通过对比“九州生气”和“万马齐喑”,揭示了国家的生机与社会的沉寂之间的矛盾,展现出他对时局的深刻反思和忧虑。诗的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生机枯竭的国家,令人感到无比悲哀。诗人虽然感到悲伤,但并没有因此而绝望,反而通过“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劝诫,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与期许。

在后两句中,龚自珍呼吁上天应当重新振作,不受固定形式的限制,重视多样化的人才。这一方面反映了他对人才的渴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希望国家能以更开放的姿态去吸纳、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信念。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变革的渴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州生气恃风雷:整个国家的生机和活力依赖于外部的激励和变革。
  2. 万马齐喑究可哀:无数的人都沉默不语,社会的沉闷令人感到悲哀。
  3. 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劝上天重新振作,恢复活力。
  4. 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广泛吸纳各类人才。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生气”与“齐喑”的对比,强调了社会的现状。
  • 呼告:用“我劝天公”,加强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与呼唤。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呼唤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人才和变革的渴望。诗人希望通过激发社会活力,达到国家的复兴与进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雷:象征着改革与动荡,意味着变革的机会。
  • 万马:象征着人民的力量,但在齐喑中显现出沉默与无力。
  • 天公:代表着命运或上天,诗人希望天公能改变现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州生气”中“生气”指的是什么?

    • A. 生命力
    • B. 烟雾
    • C. 国家
  2. 诗中提到的“万马齐喑”表示什么?

    • A. 人民的活跃
    • B. 社会的沉闷
    • C. 战争的爆发
  3. 诗人希望“天公”做什么?

    • A. 保持现状
    • B. 重新振作
    • C. 施加惩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渴望。两者都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沉重情感,但龚自珍更侧重于呼唤变革与人才的多样性,而杜甫则更突出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集》
  • 《清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