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月行》

时间: 2025-04-29 04:13:05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孤轮徐转光不定,

游气濛濛隔寒镜。

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

山城苍苍夜寂寂,

水月逶迤绕城白。

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

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

浮云野马归四裔,

遥望星斗当中天。

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浮云野马归四裔,遥望星斗当中天。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

白话文翻译

洞庭湖的秋月在湖心升起,层层波光如同熔化的金子。孤独的月轮缓缓转动,光影摇曳,似乎被朦胧的气息隔开,寒冷的镜子映照着这一切。此时正值白露时节,三秋之中,湖面平静,月光洒落,天地显得空旷无垠。岳阳楼头,黄昏的号角声已经消失,波荡的水面已过君山的东面。山城在夜色中显得苍茫而寂静,水面上月影蜿蜒,环绕着白色的城市。小船摇桨,巴童在歌唱竹枝曲调,连帆的商客吹奏羌笛。夜深势高,阴影尽显,金色的气氛庄严肃穆,星辰也清晰可见。浮云如野马归于四方,遥望星斗,仿佛在中天。天鸡相鸣,晨曦渐露,光影收敛,让出空间给朝阳。日出时喧闹而人不闲,夜晚的清景如非人间一般。

注释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
  • 层波万顷:形容湖水波纹层层,波幅广阔,万顷表示面积很大。
  • 孤轮:指孤独的月亮。
  • 游气:指水面上浮动的气息,形容朦胧的景象。
  • 岳阳楼:著名的楼阁,位于岳阳,是古代文人聚会吟咏的地方。
  • 巴童:指在江湖上划船的小孩,常为船夫的助手。
  • 羌笛:一种民族乐器,常见于西北地区,音色悠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愚溪,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词、散文和赋闻名,特别擅长五言和七言诗,风格豪放、清新,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刘禹锡的生平经历波折,曾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洞庭秋月行》创作于刘禹锡晚年,反映了他在洞庭湖边的所见所感,描绘了秋天的湖面景色和月光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正值白露时节,诗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结合个人的生命感悟,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夜湖景图。

诗歌鉴赏

《洞庭秋月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夜晚的湖面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洞庭湖的秋月为线索,层层推进,先描写湖面波光粼粼,再转向诗人自身的感受,最终升华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开篇即用“洞庭秋月生湖心”引入,月亮在湖中心升起,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以“层波万顷如熔金”描绘湖水的波纹,仿佛金子在流动,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中通过“孤轮徐转光不定”表现月光的变化,带有一丝无奈和孤独感。

随着诗句的深入,刘禹锡将视角从湖面转向四周的环境,描绘岳阳楼、山城的静谧夜色,以及湖边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示了人们的生活场景。特别是“小船摇桨,巴童歌竹枝”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怀。

最后,诗人在星空下思考人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哲理,形成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庭秋月生湖心:秋天的月亮在洞庭湖的湖心升起,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2. 层波万顷如熔金:湖面波光粼粼,波浪如同熔化的黄金,展现了湖面的壮丽。
  3. 孤轮徐转光不定:孤独的月亮缓慢转动,光影变化不定,展现了时间的流逝。
  4. 游气濛濛隔寒镜:湖面上浮动的气息弥漫,仿佛隔着一面冰冷的镜子,增添了神秘感。
  5. 是时白露三秋中:此时正值白露时节,正是秋天的深秋。
  6. 湖平月上天地空:湖面平静,月光洒落,天地显得空旷无垠。
  7. 岳阳楼头暮角绝:在岳阳楼上,黄昏的号角声已经消失,给人一种孤独感。
  8. 荡漾已过君山东:湖面波荡,已过君山的东面,展现了湖水的广阔。
  9. 山城苍苍夜寂寂:山城在夜色中显得苍茫而寂静,环境的宁静。
  10. 水月逶迤绕城白:水面上的月影蜿蜒,环绕着城市,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的波光比作熔金,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将月亮的光影描述为“徐转光不定”,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山城苍苍夜寂寂”,形成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秋夜的湖景,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湖:象征广阔、深邃的自然。
  • 秋月:象征宁静、孤独的情感。
  • 水波:象征变化与流动,反映时间的流逝。
  • 岳阳楼:象征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星斗:象征希望与梦想,给人以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洞庭秋月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刘禹锡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孤轮”指的是?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湖心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爱情
    B. 生命哲理与自然美
    C. 战争
    D. 乡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洞庭秋月行》对比:两首诗皆以月亮为主题,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而《洞庭秋月行》则展现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禹锡诗文集》

相关诗句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下一句是什么

孤轮徐转光不定,上一句是什么

孤轮徐转光不定,下一句是什么

游气濛濛隔寒镜。上一句是什么

游气濛濛隔寒镜。下一句是什么

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上一句是什么

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下一句是什么

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上一句是什么

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下一句是什么

山城苍苍夜寂寂,上一句是什么

山城苍苍夜寂寂,下一句是什么

水月逶迤绕城白。上一句是什么

水月逶迤绕城白。下一句是什么

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上一句是什么

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下一句是什么

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上一句是什么

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下一句是什么

浮云野马归四裔,上一句是什么

洞庭秋月生湖心,下一句是什么

层波万顷如熔金。上一句是什么

层波万顷如熔金。下一句是什么

孤轮徐转光不定,上一句是什么

孤轮徐转光不定,下一句是什么

游气濛濛隔寒镜。上一句是什么

游气濛濛隔寒镜。下一句是什么

是时白露三秋中,上一句是什么

是时白露三秋中,下一句是什么

湖平月上天地空。上一句是什么

湖平月上天地空。下一句是什么

岳阳楼头暮角绝,上一句是什么

岳阳楼头暮角绝,下一句是什么

荡漾已过君山东。上一句是什么

荡漾已过君山东。下一句是什么

山城苍苍夜寂寂,上一句是什么

山城苍苍夜寂寂,下一句是什么

水月逶迤绕城白。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