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睡》
时间: 2025-02-04 15:40: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昼睡
作者: 陆游
体中小不佳,惟睡可以休。
睡美自成梦,去为万里游。
万里游尚可,乃复有得丧。
漂摇一叶舟,抓舞千重浪。
午鸡忽惊起,向梦安在哉?
童子解原梦,篝火具茶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身体不适时,唯有通过睡觉来休息。睡眠让人美梦成真,似乎可以去到万里之外的地方游历。然而,尽管万里游历尚可,但其中的得失又是如何呢?像一只飘摇的小舟,在千重浪中起伏不定。午后的鸡鸣突然将我惊醒,梦境到底何在?一个小童子为我解梦,篝火旁准备了茶杯。
注释:
- 体中小不佳:指身体略感不适。
- 惟睡可以休:只有睡觉才能休息。
- 睡美自成梦:睡眠之美自会产生美好的梦境。
- 万里游:形容梦游的远大。
- 得丧:指生活中的得失。
- 漂摇一叶舟:比喻人生的无常。
- 抓舞千重浪:形容生活的波折与动荡。
- 午鸡忽惊起:指午时的鸡鸣打断了梦境。
- 童子解原梦:小孩为我解释梦境。
- 篝火具茶杯:篝火旁准备茶杯,营造温暖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兴亡,作品题材广泛,情感真挚,尤其以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作者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痛后,常常在回忆与现实之间徘徊,诗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梦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陆游的《昼睡》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他对生命和梦境的思考。诗中,陆游通过对“睡”的描写,表达了他在身体不适时的无奈和对梦境的渴望。“体中小不佳,惟睡可以休”一句道出了他对现实的逃避和对梦境的向往。睡眠成为一种暂时的避难所,让他可以在梦中遨游,体验万里之行的快乐。然而,随之而来的“乃复有得丧”又提醒着他,梦中再美好,也无法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得失与波折。
诗的后半部分,陆游以“漂摇一叶舟”比喻人生的无常,反映出他对人生起伏的感慨。随即而来的“午鸡忽惊起”,更是将沉浸在梦境中的他拉回现实,令人唏嘘不已。小童子为他解梦,篝火旁的茶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场景,也许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陆游的智慧与情感,也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平静与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体中小不佳,惟睡可以休:表达了作者身体不适,只有通过睡觉才能得到休息。
- 睡美自成梦,去为万里游:强调了睡眠的美好,仿佛可以在梦中畅游。
- 万里游尚可,乃复有得丧:即便在梦中游历,现实生活中的得失仍是无法避免的。
- 漂摇一叶舟,抓舞千重浪:比喻人生的波折与不确定性。
- 午鸡忽惊起,向梦安在哉?:鸡鸣惊醒了作者,梦境消散,不禁发问梦何在?
- 童子解原梦,篝火具茶杯:小孩为其解梦,篝火旁的茶杯则暗示了一种安逸的生活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喻为“漂摇一叶舟”。
- 拟人:梦境被赋予了游历的能力。
- 对仗:如“得丧”与“游”,形成对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睡眠和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睡:象征休息与逃避现实。
- 梦:代表理想与渴望。
- 舟:比喻人生旅途的艰难。
- 鸡鸣:象征现实的突袭。
- 篝火与茶杯:营造出温暖、宁静的生活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昼睡》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李白
- C) 陆游
- D) 白居易
-
诗中“漂摇一叶舟”比喻什么?
- A) 梦境
- B) 人生的无常
- C) 旅行
- D) 生活的简单
-
诗中提到的“午鸡”是指什么?
- A) 鸡肉
- B) 鸡鸣
- C) 鸡蛋
- D) 童子
答案:
- C) 陆游
- B) 人生的无常
- B) 鸡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露了对现实的思考,陆游偏向于梦境与逃避,而杜甫则更注重对现实困境的克服与反映。
- 陆游 vs. 白居易:白居易的作品常以平易近人著称,而陆游则在沉重的历史背景下展现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