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初夏》
时间: 2025-02-04 13:29: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宋代〕
鬓毛秃尽齿牙疏,
难受人间折简呼。
诗酒本来无藉在,
形骸况复不枝梧。
槐阴渐密能鄣日,
池水新生可浴凫。
移得太行终亦死,
平生常笑北山愚。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头发白得稀疏,牙齿也渐渐稀少,
难以忍受人世间的嘲讽和轻视。
诗歌与酒本无依托,
而我这副躯体更是无根无萍。
槐树的阴影渐渐浓密,能遮住阳光,
池水刚刚复苏,正好可以让水鸟嬉戏。
即使迁移到太行山也终将归于死亡,
我一生都在嘲笑北山之人愚笨。
注释
- 鬓毛:指头发,特指鬓角的头发。
- 折简:指轻薄的纸,含有轻视的意思。
- 藉:依托、依靠。
- 形骸:身体,形体。
- 枝梧:比喻无根的状态。
- 鄣:遮蔽。
- 浴凫:水鸟嬉戏的意思。
- 太行:山名,这里象征着高洁的生活理想。
- 北山:象征愚昧无知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与北方金朝的压迫,创作了大量描写战乱和个人生活的诗歌,兼具豪情与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幽居初夏》作于陆游晚年,表现了他对于人生处境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嘲讽。诗中流露出对人世纷扰的厌倦,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幽居初夏》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两句以自我身体的衰老入手,描绘了一个年迈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这种直接的自白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真实感。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诗酒生活的追求,虽然诗酒本身不依赖于物质,但在面对身体的衰退和社会的冷漠时,诗人感到更加无根无依。
第三、四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一丝慰藉。槐树的浓密阴影和池水的新生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也象征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诗人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地,终究都要面对生命的终结,而他对愚昧的嘲笑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透过自然意象反映出人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鬓毛秃尽齿牙疏:描绘了诗人年迈的身躯,生理上的衰老让他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 难受人间折简呼:面对人世间的嘲笑与轻视,诗人感到难以忍受,体现了他对社会的疏离感。
- 诗酒本来无藉在:诗酒应是人们享受生活的方式,但在诗人眼中,这种享受似乎已失去实质的意义。
- 形骸况复不枝梧: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的无奈与困惑,感叹人生命的脆弱。
- 槐阴渐密能鄣日:描绘了夏日的自然景象,槐树的阴影为诗人提供了一丝庇护。
- 池水新生可浴凫:生动描绘了自然的生机,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 移得太行终亦死:即使迁移到名山大川,最终也无法逃避死亡的命运。
- 平生常笑北山愚:以自嘲的方式指出那些愚昧之人,表现诗人超然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毛秃尽”与“齿牙疏”,形象地表现了衰老的状态。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 意象:自然意象如“槐阴”和“池水”不仅渲染了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诗人在面对衰老与死亡时,选择以自然之美来获得内心的安慰,体现了对世俗的超然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鬓毛:象征衰老。
- 诗酒:代表生活的享受与追求。
- 槐阴:象征庇护与宁静。
- 池水: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太行:象征超然与理想的追求。
- 北山:象征愚昧与无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幽居初夏》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苏轼 -
诗中“鬓毛秃尽”的意思是?
A. 头发稀疏
B. 年轻
C. 头发浓密
D. 牙齿稀疏 -
诗人对于人世的态度是?
A. 热衷
B. 无奈与嘲讽
C. 无所谓
D. 渴望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 《饮酒》(陶渊明):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陆游与陶渊明在对待自然与人生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的反思与嘲讽,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情感基调上,陆游的作品多了一份沉重,陶渊明的作品则显得更为轻松和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