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家兄刀子》
时间: 2025-01-10 23:03: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匣里出君三尺剑,
细看真是古干将。
曾亲壮士犹粘血,
误近书生便减光。
形质未随风雨去,
精灵应在斗牛旁。
平生意气堪相用,
世上雠轻且好藏。
白话文翻译:
这把三尺长的剑从匣子里拔出,
细看竟然是古代的干将剑。
曾经的壮士们使用它时剑身还沾满鲜血,
若误入书生手中,它的光芒便会减弱。
剑的形状和质量并未随风雨而消逝,
它的灵气应该依然在斗牛旁边。
我一生的志气可用于此剑,
在这个世上,仇恨是轻易可以隐藏的。
注释:
- 匣:剑鞘,装剑的盒子。
- 干将:古代著名的铸剑师,干将剑是传说中名剑之一。
- 壮士:勇猛的士人,通常指战士或有勇气的人。
- 书生:读书人,通常指文弱书生。
- 雠:仇恨、敌对。
- 斗牛:指斗牛场,象征勇气与斗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班,清代诗人,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文风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题家兄刀子》写于作者与其兄弟的亲情交往中,表达了对兄弟的珍视以及对古剑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武器象征的情感与对昔日英雄气概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把古剑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武士精神和兄弟情谊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匣里出君三尺剑”引入,剑的象征性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古剑不仅是武器,更是勇气和荣誉的象征。接着,诗人通过“曾亲壮士犹粘血”的描写,展示了这把剑曾经的辉煌与力量,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英雄事迹。
而“误近书生便减光”则揭示了剑与书生的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武与文的不同看法,书生的文弱使得剑的光芒减弱,仿佛暗示着文人对于武力的疏远与不屑。后文“形质未随风雨去,精灵应在斗牛旁”则传达出一种对古代英雄气概的追忆,尽管时光荏苒,但那股精神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最后以“世上雠轻且好藏”收尾,表现出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仇恨和敌意在这个世界上是轻易可见的,同时也让人思考如何隐藏自己的真正情感和意图。通过古剑,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武士精神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社会人心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匣里出君三尺剑:从剑匣中拔出一把三尺长的剑,暗示着剑的珍贵与威武。
- 细看真是古干将:细细观察,这把剑竟是古代的名剑干将,突显其历史价值。
- 曾亲壮士犹粘血:这把剑曾被勇士使用,剑身上残留着鲜血,表现出它的勇猛与历史。
- 误近书生便减光:若被文弱书生使用,剑的光芒就会减弱,暗示文人对武器的无能为力。
- 形质未随风雨去:尽管经过时间的洗礼,剑的形状和品质依然没有改变。
- 精灵应在斗牛旁:剑的灵气依旧存在,似乎在斗牛这样的场合中展现出它的威力。
- 平生意气堪相用:我一生的志气可以与这把剑相得益彰。
- 世上雠轻且好藏:在社会上,仇恨是轻易可以隐藏的,反映出人情世故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剑比作古代的英雄,赋予其灵魂与记忆。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强烈的对比,如“壮士”与“书生”。
- 象征:剑象征着勇气与荣耀,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梦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剑的赞美与怀念,同时反映了对武士精神的追求以及对人心世态的思考。通过对比,揭示出文人与武士之间的差异,以及在社会中隐藏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勇气、荣耀和历史的传承。
- 血:代表牺牲与战斗,强调英雄的壮烈。
- 书生:象征文人,代表文与武的对立。
- 斗牛:象征力量与勇气的展现,体现了生命的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冯班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古剑是什么名字?
A. 青锋剑
B. 干将剑
C. 轩辕剑
D. 独孤求败 -
诗中的“书生”主要象征什么?
A. 勇士
B. 文弱的知识分子
C. 武器
D. 斗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 现代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 —— 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描绘。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的思念,与冯班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形成鲜明对比。
- 《登高》:王之涣对自然的壮丽描写与冯班对古剑的怀念,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冯班传》
- 《古剑文化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