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吴至枫桥》

时间: 2025-01-08 12:08:25

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

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

夕阳寺掩啼乌在,秋水桥空乳鸭飞。

寄语里闾休复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吴至枫桥 高启 〔明代〕 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 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 夕阳寺掩啼乌在,秋水桥空乳鸭飞。 寄语里闾休复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白话文翻译:

远远望去,城郭的景象让我有些怀疑是否真实,曾经熟悉的青山和旧塔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官职加身,我深知这可能是错误的获得,但当听到熟悉的乡音,我知道我真的回到了家乡。 夕阳下,寺庙的门掩着,乌鸦在啼叫,秋天的水面上,桥上空无一人,只有小鸭子在飞翔。 我告诉乡亲们不要再羡慕,因为我身上的锦衣已经变成了简朴的荷衣。

注释:

  • 城郭:指城墙和外城,这里泛指城市。
  • 官秩:官职的等级。
  • 谬得:错误地获得。
  • 乡音:家乡的方言。
  • 里闾:乡里,乡亲。
  • 锦衣:华丽的衣服,比喻高官厚禄。
  •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归吴至枫桥》是他在归乡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启在归乡途中经过枫桥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家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遥看城郭尚疑非”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怀疑和不信任,而“乡音到耳是真归”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归属感。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归乡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遥看城郭尚疑非”:诗人远远望去,对城市的景象产生了怀疑,可能是因为官场的虚伪和复杂让他感到不真实。
  2. “不见青山旧塔微”:曾经熟悉的青山和旧塔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3. “官秩加身应谬得”:诗人深知自己获得的官职可能是错误的,这里表达了对官场的失望。
  4. “乡音到耳是真归”:但当听到熟悉的乡音,诗人感到真正的归属,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5. “夕阳寺掩啼乌在”:夕阳下,寺庙的门掩着,乌鸦在啼叫,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6. “秋水桥空乳鸭飞”:秋天的水面上,桥上空无一人,只有小鸭子在飞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7. “寄语里闾休复羡”:诗人告诉乡亲们不要再羡慕,因为他已经放弃了官场的繁华。
  8. “锦衣今已作荷衣”:诗人身上的锦衣已经变成了简朴的荷衣,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选择和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官场与家乡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
  • 拟人:“夕阳寺掩啼乌在”中的“啼乌”赋予了乌鸦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比喻:“锦衣今已作荷衣”中,锦衣比喻官场的繁华,荷衣比喻简朴的生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官场虚伪的失望和对家乡真实的渴望,以及对简朴生活的选择和追求。

意象分析:

  • 城郭:象征官场的虚伪和复杂。
  • 青山旧塔:象征家乡的熟悉和亲切。
  • 乡音:象征家乡的真实和温暖。
  • 夕阳寺掩啼乌:象征凄凉和孤独。
  • 秋水桥空乳鸭飞:象征宁静和简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乡音到耳是真归”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深切思念? A. 官场 B. 家乡 C. 朋友 D. 自然
  2. “锦衣今已作荷衣”中,锦衣和荷衣分别比喻什么? A. 官场的繁华和简朴的生活 B. 家乡的亲切和官场的虚伪 C. 自然的宁静和官场的复杂 D. 朋友的真诚和官场的冷漠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怀疑和不信任? A. 遥看城郭尚疑非 B. 不见青山旧塔微 C. 官秩加身应谬得 D. 乡音到耳是真归

答案:

  1. B. 家乡
  2. A. 官场的繁华和简朴的生活
  3. A. 遥看城郭尚疑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深切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高启《归吴至枫桥》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高启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