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甲寅立夏日同万红友吴天石过云臣斋头赏牡丹作》
时间: 2025-01-11 20:0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每到春馀,便过君家,来冲绮筵。正楝花风里,金铃细响,湖山石畔,绣幔低褰。绿叶扶红,琼酥衬紫,三种倾城各自妍。疏狂客,更诗催弈圣,酒引僧颠。沈香不记何年。算天宝风流事邈然。记锦袍学士,新声倚曲,淡容虢国,薄醉朝天。事去休提,愁来须谢,眼底明妆尽可怜。春归矣,仗花间蜂蝶,邀取春还。
白话文翻译:
每到春天快结束的时候,我便会去你家,赴那华丽的筵席。正值楝花在春风中摇曳,金铃发出细微的声音,湖边的山石上,绣帷轻轻掀起。绿叶衬托着红花,琼酥和紫色花朵相映成趣,三种花儿各自展现了独特的美丽。疏狂的客人,更是催促着我吟诗下棋,酒也引得僧人们狂饮。沉香的记忆已不知是何年。算起来,天宝之时的风流韵事已如烟云般遥远。还记得那位身穿锦袍的学士,轻声吟唱着新曲,淡然的面容如同虢国的美女,微醉于朝天的美景。往事不必再提,愁绪也须一笑而过,眼底的妆容在此刻显得格外可怜。春天已经过去,依靠着花间的蜂蝶,期盼春天的再次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馀:春天即将结束。
- 冲绮筵:赴华丽的筵席。
- 楝花:一种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 琼酥:比喻美丽的花朵。
- 倾城:形容极为美丽的女子或事物。
- 疏狂客:指不拘小节的朋友。
- 沈香:一种香料,常用于古代的宴席。
- 天宝风流:指盛唐时期的风流韵事。
典故解析:
- 天宝:指唐代天宝年间,著名的盛世,诗人提到此,暗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 虢国:指的是古国,常用来比喻美女或美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以词名世,作品常以清丽、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风格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夏之交,正值花开之时,诗人与友人共赏牡丹,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谊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即将结束的场景,诗人通过与友人相聚,吟诗作乐,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将春天的景色与人们的情感紧密结合。开头几句中,诗人便描绘了春天的美丽,金铃声声,湖山相映,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疏狂客”,更是生动地描绘出与友人聚会时的欢愉,表现了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诗人感叹“天宝风流事邈然”,表现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无奈,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最后,诗人以“春归矣,仗花间蜂蝶,邀取春还”收尾,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每到春馀:描述时间背景,春天快要结束。
- 便过君家,来冲绮筵:表示与友人相聚,享受欢宴。
- 正楝花风里,金铃细响:描绘春日的生机,花香四溢。
- 绿叶扶红,琼酥衬紫:用色彩丰富的意象,展现花的美丽。
- 三种倾城各自妍:强调各种花卉各自的美丽。
- 疏狂客,更诗催弈圣:描述朋友之间的欢愉与诗酒相伴。
- 沈香不记何年:回忆往昔,感叹时间的流逝。
- 算天宝风流事邈然:感慨曾经的繁华已远去。
- 事去休提,愁来须谢:劝解自己放下过去的忧愁。
- 春归矣,仗花间蜂蝶,邀取春还:表达对春天的依恋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美人,增强了视觉和情感的冲击力。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花、蝶等自然元素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花:代表美丽与短暂,象征青春与生命的脆弱。
- 友人:象征着友情与人际关系的珍贵。
- 酒:象征着欢聚与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宝”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盛世?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
“春馀”意为什么?
- A. 春天刚开始
- B. 春天即将结束
- C. 春天的盛期
-
诗中“沈香不记何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当下的珍惜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陈维崧与李白: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陈维崧更注重友情与生活的细腻,李白则更偏向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的崇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