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偶兴。和王阮亭韵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9:5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偶兴。和王阮亭韵二首 其一》 —— 黄永
吾道非耶,滔滔皆是,岁月空流。
问君子之交,谁甘如醴,古人自许,敢曲如钩。
落落无徒,嚣嚣自得,九点青烟望九州。
嗟多少,是蓝田旧将,瓜圃通侯。
一觞一咏相酬。任落叶随风水上浮。
只越水吴山,从吾所好,竹篱茅舍,于世何求。
醉里乾坤,闲中今古,麋鹿为群侣白鹤,休相认,
有少年同学,肥马轻裘。
白话文翻译
我说这道理并非空洞,滔滔不绝只是一种岁月的流逝。
问君子之交,谁能像美酒般甘甜,古人自许之事,敢于像钩子般曲折。
孤独之人,无所依靠,热闹的场所却自得其乐,遥望着九州的青烟。
唉,多少人,都是蓝田的旧将,瓜圃中的通侯。
一杯酒一首诗的交流,任凭落叶随风漂浮在水面上。
只要越过水吴山,追随我的喜好,竹篱茅舍,世间又何必追求其他呢?
在醉中感受天地,在闲暇中回望今古,麋鹿作为群伴,白鹤不必相认,
还有年轻的同学,骑着肥马,披着轻裘。
注释
- 醴:美酒,甘甜的酒。
- 曲如钩:形容古人所言的曲折而深刻的道理。
- 九点青烟:象征着远方的景象。
- 蓝田:指的是蓝田玉,古代名将的故乡。
- 瓜圃通侯:指的是与权贵交往的关系。
- 一觞一咏:一杯酒一首诗,形容友人之间的交流。
- 竹篱茅舍:简单的乡村生活环境,象征隐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永,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以抒情和写景为主,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的一个闲适时光,诗人受王阮亭的韵律启发,表达了对交友之道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沁园春 偶兴。和王阮亭韵二首 其一》是黄永对友人情谊的深刻描绘,诗中通过对交友之道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开篇“吾道非耶,滔滔皆是,岁月空流”即以疑问引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虚无的思考,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伤。
在“问君子之交,谁甘如醴”中,诗人借酒喻友,强调了真挚友谊的珍贵,古人所许诺的情谊,虽曲折却深厚。此句引导读者思考人际关系的真谛。
接下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竹篱茅舍,于世何求”,以简单的田园生活为理想,表达了对繁华社会的淡泊态度。这种生活理想与“醉里乾坤,闲中今古”的悠然自得相呼应,形成了诗的核心主题。
整首诗既有对友谊的赞美,也对人生的领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显示出黄永超凡的艺术才华和独到的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道非耶,滔滔皆是,岁月空流。”
- 诗人自问,所说的道理是否真切,感叹岁月的无情流逝。
-
“问君子之交,谁甘如醴,古人自许,敢曲如钩。”
- 询问君子之间的交情,谁能如美酒般甘甜,古人所言的友情也许复杂而深刻。
-
“落落无徒,嚣嚣自得,九点青烟望九州。”
- 描述孤独的人在喧闹中自得其乐,远望九州的青烟,暗示着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
“嗟多少,是蓝田旧将,瓜圃通侯。”
- 叹息有多少人都是旧将,交往于权贵之间。
-
“一觞一咏相酬。”
- 一杯酒一首诗的交流,体现深厚的友谊。
-
“任落叶随风水上浮。”
- 随意地让落叶随风漂浮,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只越水吴山,从吾所好,竹篱茅舍,于世何求。”
- 只需越过水吴山,追随自己的兴趣,生活在竹篱茅舍中,世间又何必追求繁华。
-
“醉里乾坤,闲中今古,麋鹿为群侣白鹤,休相认。”
- 在醉意中感受天地,在闲暇中回望古今,麋鹿与白鹤互不干扰,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
“有少年同学,肥马轻裘。”
- 提及年轻的同学,骑着肥马,穿着轻裘,生动描绘出青春的气息。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友谊的真挚与世俗的交往,展现了深刻的思考。
- 比喻:以“醴”比喻美好的友谊,借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真挚情谊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淡泊态度和哲理思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烟:象征着远方和梦想。
- 竹篱茅舍:象征宁静的田园生活,反映出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 麋鹿与白鹤:象征自然的和谐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醴”指代什么?
- A. 酒
- B. 水
- C. 食物
-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描述是什么?
- A. 繁华喧嚣
- B. 竹篱茅舍
- C. 追名逐利
-
诗中提到的“九点青烟”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自然
- C. 远方的梦想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黄永的诗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但黄永更偏向于内心的哲思与淡泊,李白则更具豪放与激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永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