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晦翁棹歌》

时间: 2025-01-23 21:03:13

家在清溪第几峰,谁搴薜荔采芙蓉。

渔歌未断忽归去,翠壁一重云一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在清溪第几峰,谁搴薜荔采芙蓉。
渔歌未断忽归去,翠壁一重云一重。

白话文翻译:

我家在清溪的哪一座山峰上呢?谁在那儿采摘薜荔和芙蓉花呢?渔歌声未断,忽然就要回去了,翠绿的山壁一层又一层,云彩也是一层又一层。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溪:指清澈的小溪。
  • 第几峰:问自己居住的山峰是第几座,表现出对居所的思念。
  • :采摘、拔取。
  • 薜荔:一种攀缘植物,常用来比喻女子的柔美。
  • 芙蓉:指荷花。
  • 渔歌:渔夫唱的歌。
  • 翠壁:青翠的山壁。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意象如“清溪”“芙蓉”常在古诗中用以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君穆,号云间,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方岳隐居于清溪之地的时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又和晦翁棹歌》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山水的美好,展示了诗人那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篇便提出了“家在清溪第几峰”的疑问,显示出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带有一种朦胧的迷惘感。接着提到“谁搴薜荔采芙蓉”,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景,仿佛诗人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渔歌未断忽归去”一句,描绘出渔夫的生活气息以及自然的韵律,诗人在这里似乎听到了渔歌,感受到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而最后的“翠壁一重云一重”则将自然景色进行了层次的描绘,山壁与云彩的交叠,增强了空间感与立体感,给予读者一种美的享受,仿佛在眼前展开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与自然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了一种“归隐”的理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在清溪第几峰:反映诗人对居住环境的思考,表达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2. 谁搴薜荔采芙蓉:通过他人采花的描绘,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恬淡。
  3. 渔歌未断忽归去: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渔歌声让人感到生活的真实与简单。
  4. 翠壁一重云一重:通过层次分明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深邃的空间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比喻诗人的心境。
  • 对仗:如“翠壁一重云一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层层叠加的描写,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宁静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薜荔:象征着柔美与自然。
  • 芙蓉:象征着美丽与清新。
  • 翠壁: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象征着变化与自由。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理想的自然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A. 玫瑰
    B. 荷花
    C. 菊花

  3. “翠壁一重云一重”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夸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描绘山水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诗篇。

诗词对比:

  • 方岳《又和晦翁棹歌》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方岳的诗更侧重于描绘日常场景,王维则更强调秋天的宁静与深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手册》
  • 《山水田园诗选》

以上是对《又和晦翁棹歌》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