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时间: 2025-01-26 04:46:0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西林壁
苏轼 〔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多样风貌:从不同角度看山,形态各异,远近高低都有不同的景观。人们无法真正识别庐山的真面目,仅仅因为自身身处其间。

注释:

  • 横看:从横的方向看。
  • 成岭:形成山岭。
  • 侧成峰:从侧面看则形成山峰。
  • 不识:不认识。
  • 庐山真面目:庐山的真实面貌。
  • 只缘:仅仅是因为。
  • 身在此山中:身处在这座山中。

典故解析: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位于江西省,以其壮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诗中提到的“庐山真面目”意味着人们在特定环境中难以全面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庐山的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及哲理的深思。

诗歌鉴赏:

《题西林壁》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诗的前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庐山在不同视角下的变化,强调了人们对景物的主观感受。后两句则引发读者对真理的思考,暗示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只能通过有限的视角去理解。苏轼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描绘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时所见的不同形态,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无常。
  • 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在距离和高度不同的情况下,景物的呈现也会有所不同,暗示事物的多元性。
  • 第三句“不识庐山真面目”:表达了人们对庐山真实面貌的无知,象征着对更深真理的无知。
  • 第四句“只缘身在此山中”:指人们身处其中,无法看到全貌,体现了人生的局限性。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如“横看”和“侧成”的对比,生动体现了不同视角的差异。

主题思想:通过庐山的景象反映人生的复杂性和对真理的追求,传达了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庐山:象征自然之美与人类的渺小。
  • 横看/侧看:表现视角的多元性,暗示人生的多样和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脉是哪个?

    • A. 泰山
    • B. 庐山
    • C. 黄山
  2.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 A. 自然美
    • B. 人生哲学
    • C. 政治斗争
  3.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是?

    • A. 认识庐山
    • B. 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
    • C. 对庐山非常熟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同样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但更注重于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动态,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更加哲学,关注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局限性。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