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著赴豫章别驾同舍饯别用二工部天上秋期》
时间: 2025-01-11 14:05: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精神炯炯一癯仙,弭笔蓬莱最上颠。光大声名揭如日,老臣议论可回天。星辰直上亨衢称,负月平分去意坚。愧我衰颜归未得,两旬三作送行篇。
白话文翻译:
精神矍铄如一位瘦削的仙人,停笔于蓬莱仙境的最高峰。声名显赫如同日光般照耀,老臣的议论足以改变天意。星辰高悬象征着通达之路,背负着月亮表达坚定的离去之意。惭愧我衰老的面容未能归去,二十天里三次写下送别的诗篇。
注释:
- 精神炯炯:形容精神旺盛,目光炯炯有神。
- 癯仙:瘦削的仙人,形容人清瘦而有精神。
- 弭笔:停止写作或绘画。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仙境。
- 最上颠:最高峰。
- 揭如日:比喻声名显赫,如日中天。
- 老臣:指有经验、有地位的臣子。
- 议论可回天:形容言论有力,能影响重大决策。
- 星辰直上:比喻仕途通达,地位高升。
- 亨衢:通达的大道。
- 负月:背负月亮,比喻承担重任或表达坚定的离去之意。
- 去意坚:坚定的离去之意。
- 愧我衰颜:惭愧自己年老色衰。
- 归未得:未能归去。
- 两旬三作:二十天里三次。
- 送行篇:送别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历任多个官职,政绩卓著,文学成就亦高,尤其擅长诗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崔与之为李大著赴豫章别驾(官职名)而作的送别诗。李大著即将赴任,同僚们为之饯行,崔与之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大著的敬佩和送别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李大著的崇高形象和崔与之的深厚情感。首句以“精神炯炯一癯仙”形容李大著精神矍铄,如仙人般超凡脱俗。接着用“弭笔蓬莱最上颠”暗示李大著的文才和地位,如同仙境中的最高峰。后两句“光大声名揭如日,老臣议论可回天”直接赞颂李大著的声名显赫和影响力,形容其言论足以改变天意。尾联则表达了崔与之自己的感慨和送别之情,透露出对李大著的敬佩和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精神炯炯一癯仙:形容李大著精神旺盛,如仙人般清瘦而有神。
- 弭笔蓬莱最上颠:比喻李大著的文才和地位,如同仙境中的最高峰。
- 光大声名揭如日:比喻李大著的声名显赫,如日中天。
- 老臣议论可回天:形容李大著的言论有力,能影响重大决策。
- 星辰直上亨衢称:比喻李大著仕途通达,地位高升。
- 负月平分去意坚:比喻李大著承担重任,表达坚定的离去之意。
- 愧我衰颜归未得:表达崔与之自己的感慨,惭愧自己年老色衰,未能归去。
- 两旬三作送行篇:表达崔与之在二十天里三次写下送别的诗篇,显示深厚的送别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精神炯炯一癯仙”、“光大声名揭如日”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李大著的形象和声名。
- 拟人:如“老臣议论可回天”,将李大著的言论拟人化,形容其影响力巨大。
- 对仗:如“星辰直上亨衢称,负月平分去意坚”,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赞颂。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李大著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癯仙:比喻李大著清瘦而有精神。
- 蓬莱:比喻李大著的文才和地位,如同仙境中的最高峰。
- 日:比喻李大著的声名显赫。
- 星辰:比喻李大著仕途通达,地位高升。
- 月:比喻李大著承担重任,表达坚定的离去之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精神炯炯一癯仙”形容的是谁? A. 崔与之 B. 李大著 C. 其他人物 答案:B
-
“弭笔蓬莱最上颠”中的“蓬莱”指的是什么? A. 仙山 B. 官职 C. 文才 答案:A
-
“老臣议论可回天”中的“回天”是什么意思? A. 改变天意 B. 回到天上 C. 形容言论有力 答案:A
-
“负月平分去意坚”中的“负月”比喻什么? A. 承担重任 B. 背负罪责 C. 表达坚定的离去之意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卫八处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送别之情。
- 王维《送别》: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送别时的深情。
诗词对比:
- 杜甫《赠卫八处士》与崔与之的这首诗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和不舍,而崔与之的诗则更多地赞颂了李大著的崇高形象和影响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崔与之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