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
时间: 2025-04-28 00:47: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双黄犊卧斜阳,
叶叶丹枫著早霜。
沙水自鸣如有恨,
野花无主为谁芳?
郫筒味酽愁濡甲,
巴曲声悲怯断肠。
赖有生平管城子,
不妨驱使答风光。
白话文翻译:
两只黄牛在斜阳下卧着,
丹红的枫叶上已经覆盖了早霜。
沙水轻声流淌,似乎带着怨恨,
无人照料的野花,为谁而芬芳?
郫筒的味道浓郁,愁苦浸透了衣甲,
巴曲的悲声让我心中断肠。
幸好我一生中学会了管城,
不妨驱使乐曲来回应这美丽的风光。
注释:
- 黄犊:年轻的黄牛。
- 斜阳:夕阳,指西下的太阳。
- 丹枫:红色的枫树,象征秋天的景色。
- 早霜:秋冬季节早期的霜冻,暗示寒冷的来临。
- 沙水自鸣:沙子和水流发出声响,寓意孤独或怨恨。
- 无主:无人照料。
- 郫筒:一种调味品,可能指豆瓣酱,味道浓烈。
- 巴曲:一种曲调,可能与悲伤有关。
- 管城子:指一种乐器,管弦乐器,象征音乐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尤其以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晚年时居住在浙江绍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衰弱、个人生活困顿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城上》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诗的开头,黄犊和丹枫的描写,既呈现出一幅秋日的宁静画面,又带有淡淡的哀愁。黄犊的闲适与枫叶的凋零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沙水自鸣如有恨”,沙水的流动声似乎在诉说着未尽的怨恨,表现出诗人在面对生活苦闷时的无奈和孤独。而“野花无主为谁芳”,则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花虽美丽,却无人欣赏,暗示着无数有才华的人在社会中被忽视的悲哀。
最后的几句,诗人以乐器的演奏和音乐的力量来回应内心的愁苦,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生活充满挫折,陆游仍然坚持用音乐来驱散愁苦,回应自然的风光,展现出其乐观的一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双黄犊卧斜阳:描绘了温暖的夕阳下,两只黄犊悠然自得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宁静。
- 叶叶丹枫著早霜:描绘了秋季的枫叶,象征着衰老与即将到来的寒冬,暗示生命的短暂。
- 沙水自鸣如有恨:水流声响如怨言,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野花无主为谁芳:野花的美丽无人欣赏,反映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 郫筒味酽愁濡甲:浓烈的味道让人愁苦,暗示生活的苦涩。
- 巴曲声悲怯断肠:音乐的悲伤让人心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 赖有生平管城子:提到自己掌握的音乐技能,显示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
- 不妨驱使答风光:最后,诗人选择用音乐来回应眼前的美景,展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沙水自鸣如有恨”,通过水声的比喻表达内心的情感。
- 拟人:沙水和野花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意象分析:
- 黄犊:象征着生命的单纯与温暖。
- 丹枫: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衰退。
- 沙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野花:象征着美好却被忽视的事物。
- 郫筒:暗示生活的味道与经历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犊”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年轻的牛
C. 一种花 -
“沙水自鸣如有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怨恨
C. 对自然的热爱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
B. 积极
C. 中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城上》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然而陆游通过音乐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前者更具个人化的情感表达,后者则是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