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

时间: 2025-01-25 23:45:31

朝缨初解佐江濆,麋鹿心知自有群。

汉囿猎稀慵献赋,

楚山耕早任移文。

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

关吏不须迎马笑,去时无意学终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牧的《出关》原文如下:

朝缨初解佐江濆,麋鹿心知自有群。
汉囿猎稀慵献赋,楚山耕早任移文。
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
关吏不须迎马笑,去时无意学终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早晨的缨带刚刚解开,准备渡过江边的水面,麋鹿心里明白自己有同伴。汉朝的猎场稀少,懒得去贡献赋税;楚山早早耕作,任凭文字流转。我在卧归的渔浦,月光照耀着与海相连;行走时望向凤城,花朵被云彩隔开。关隘的官吏不必热情迎接,出发时我无意学习终军的事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朝缨:早晨的缨带,指的是官员的帽带。
  • 江濆:江边的水面。
  • 麋鹿:一种动物,象征群体。
  • 汉囿:汉朝的猎场。
  • :懒惰,不愿意。
  • 楚山:指楚地的山,象征农耕。
  • 渔浦:捕鱼的地方,暗示归隐生活。
  • 凤城:指某个城池,可能象征繁华。
  • 关吏:守关的官吏,指代守边的官兵。
  • 终军:指终军之事,传说中终军为了报答国家而奉命出征。

典故解析:

  • 终军之事:指的是东汉时期的终军,他在年轻时曾以为国家出征,表现出报国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溪,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描写政治、历史及个人情感。他的诗多以清丽、婉转著称,富有哲理和寓意。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牧出关时刻,表现出他对即将离去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狩猎与耕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个人的心境。

诗歌鉴赏

《出关》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杜牧在出关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诗人用“朝缨初解”开篇,展现出即将出行的心情。随后提到麋鹿的群体意识,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着,诗人通过对汉囿稀少的猎场的描写,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无奈与懈怠。

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卧归渔浦,月光与海面相连的景象,象征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行望凤城,花隔云的描写,突出了人与环境的隔阂与思考的深邃。最后一句,杜牧以关吏的态度来反映自己不愿迎合世俗的心态,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思,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认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缨初解佐江濆:早晨刚解开缨带,准备渡江,暗示出行的准备。
  2. 麋鹿心知自有群:麋鹿心里明白自己有同伴,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汉囿猎稀慵献赋:汉朝的猎场稀少,诗人对此表示无奈。
  4. 楚山耕早任移文:楚地早早开始耕作,反映出对农耕生活的认可。
  5. 卧归渔浦月连海:在渔浦卧归,月光照耀着海,象征归隐的愿望。
  6. 行望凤城花隔云:行走时望向凤城,花被云彩隔开,表达对繁华的向往与隔阂。
  7. 关吏不须迎马笑:关隘的官吏不必热情迎接,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拒绝。
  8. 去时无意学终军:离开时没有意图效仿终军,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冷静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麋鹿心知”,用动物象征人类的群体意识。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形成对称美,如“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结合,增强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归隐与历史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缨带:象征身份与出行的准备。
  • 麋鹿:象征群体与和谐。
  • 月光:象征归隐与宁静。
  • 凤城:象征繁华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牧《出关》中的“麋鹿”象征什么?

    • A. 个人
    • B. 群体
    • C. 自然
    • D. 战争
  2. 诗中提到的“汉囿猎稀”反映了什么?

    • A. 猎场丰富
    • B. 社会安定
    • C. 社会的无奈
    • D. 农耕生活
  3. “关吏不须迎马笑”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态?

    • A. 热情
    • B. 冷漠
    • C. 拒绝迎合
    • D. 愉悦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强调友情与壮志。而杜牧的《出关》则更关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与社会的冷漠,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