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村景》

时间: 2025-01-27 03:24:47

芳原不觉已春分,燕儿应记真。

霏霏微雨小于尘,桃花红一村。

弯路口,傍山根,涧声何处闻?

草痕青过绿杨津,东风吹到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 村景
作者: 周祖同 〔清代〕

芳原不觉已春分,
燕儿应记真。
霏霏微雨小于尘,
桃花红一村。
弯路口,傍山根,
涧声何处闻?
草痕青过绿杨津,
东风吹到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村庄景色。春分时节到来,花草繁茂,燕子在空中飞舞,似乎记得春天的到来。细雨如烟,轻轻洒落,桃花在村中绽放得鲜红美丽。弯曲的小路旁,山脚下,听不到溪水的声音。草地上的痕迹已经变得青翠,东风轻轻吹拂,吹到了我的门前。

注释

  • 芳原:芳草的原野,这里指春天的田野。
  •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中点,象征春天的到来。
  • 霏霏:细小、轻微的雨。
  • 桃花:春天盛开的花,象征春色。
  • 弯路口:小路的转角处。
  • 涧声:溪水的声音。
  • 草痕:草地上的痕迹,指人或动物经过的痕迹。
  • 绿杨津:绿杨树旁的水边,描绘春天的景象。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描绘的春天景色和燕子的意象都常出现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祖同,生于清代,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在村庄中观察到的春天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阮郎归 村景》是一首描写春天村庄景色的诗作,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以春分为时间节点,突出春天的来临,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令人心旷神怡。开头的“芳原不觉已春分”,一句即刻吸引读者的注意,暗示着春天的蓬勃发展。

接下来的描写中,燕子在空中飞舞,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细雨如烟,轻柔地洒落在大地上,桃花绽放的鲜艳,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界中的种种细节融入其中,展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小路、山根、涧声等元素,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和谐的村庄环境。最后一句“东风吹到门”,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带来温暖与生机,似乎也传递着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安宁。

整首诗思路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乡村自然美的珍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原不觉已春分:春天的田野已经不知不觉到了春分。
  2. 燕儿应记真:燕子应该记得春天的真实情景。
  3. 霏霏微雨小于尘:细雨轻如微尘,悄悄降落。
  4. 桃花红一村:桃花盛开,映红了整个村庄。
  5. 弯路口,傍山根:在小路的转角处,靠近山脚。
  6. 涧声何处闻:溪水的声音从哪里传来呢?
  7. 草痕青过绿杨津:草地上的痕迹在绿杨树旁的水边变得青翠。
  8. 东风吹到门:东风轻拂,吹到了我的门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微尘,形象地描绘了细雨的轻柔。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记忆的能力,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感。
  • 对仗:如“弯路口,傍山根”,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生机与希望。
  • 桃花:春天的代表,象征美丽与繁荣。
  • 东风:春风的象征,传达温暖与新生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周祖同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春分”指的是?

    • A. 春季的开始
    • B. 春季的中点
    • C. 夏季的开始
    • D. 秋季的开始
  3. “桃花红一村”中的“红”字最能体现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喜悦
    • C. 平静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对国事的感慨,情感更为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而《阮郎归 村景》则专注于自然和乡村的美,情感更为轻松愉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周祖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