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时间: 2025-01-10 22:26: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白话文翻译:
梦醒后,楼台高高锁住,酒醒时,帘子低垂。去年的春天的遗憾又再浮现。落花时,独自一人伫立,微雨中,燕子双双飞舞。记得小蘋初见时,穿着两重心字的罗衣。琵琶弦上诉说着相思。当时的明月在,曾照着彩云归来。
注释:
- 梦后:梦醒之后。
- 高锁:形容楼台被锁得很高,象征着无法相见。
- 酒醒:酒醒后清醒的状态。
- 帘幕:窗帘,象征着内心情绪的遮掩。
- 春恨:春天的怨恨,往年春天的遗憾。
- 落花:春天落下的花朵,象征着逝去和孤独。
- 微雨:细雨,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小蘋:指小蘋果,象征着少女的纯洁与美好。
- 心字:心形的字,象征着情感。
- 琵琶: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和情感的抒发。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善长,号幼安,江西人,北宋著名词人,以其词风婉约、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词多描写爱情与人生感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诗词盛行的时期,晏几道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遗憾,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情感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梦境与酒醒的对比,展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梦后楼台高锁”,设定了一个封闭而又高远的意象,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封闭与无法触及的情感。接着,诗人以“酒醒帘幕低垂”描绘出一种清醒后的失落感,仿佛刚从梦中醒来,却发现现实的无情。
“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表达了对往年春天的怀念与悔恨,落花的意象更是加深了这一情感的孤独感。此时,微雨中的燕子双飞,象征着双双对对的爱情,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描绘了初见爱人的美好瞬间,细腻入微,充满了青春的纯真与甜美。琵琶弦上的相思,连接了音乐与情感,体现了对过往的深刻思念。而最后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则是对美好回忆的追溯,明月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彩云则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与珍视。
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后楼台高锁:梦醒后,楼台被高高锁住,象征着对美好回忆的封闭。
- 酒醒帘幕低垂:酒醒后,帘子低垂,暗示了失落与孤独。
- 去年春恨却来时:去年春天的遗恨又回到眼前,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无奈。
- 落花人独立:落花时,独自一人伫立,象征孤独。
- 微雨燕双飞:微雨中,燕子成双飞舞,反衬主人公的孤单。
- 记得小蘋初见:回忆初见爱人的情景,充满甜美。
- 两重心字罗衣:爱人穿着的罗衣有着两重心字,象征着深情。
- 琵琶弦上说相思:琵琶声中流露出思念之情。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回忆起那时的明月,曾照耀着美好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与“琵琶”作为情感的象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燕子双飞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对往昔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失去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台:象征孤独的空间与封闭的心境。
- 帘幕:象征遮蔽内心情感的障碍。
- 落花:象征逝去的美好与无常。
- 燕子: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双双相伴。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现。
- 明月:象征希望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梦后楼台高锁”指的是什么情绪?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微雨燕双飞”中的燕子象征什么?
- A. 思念
- B. 友情
- C. 爱情
-
诗中提到的“琵琶”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音乐的节奏
- B. 情感的抒发
-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杨柳枝》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与晏几道同样展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李清照的词更倾向于细腻的内心情感,而晏几道则在意象上更为丰富。
- 《水调歌头》:苏轼的作品在表达情感时更具有豪放与壮阔,而晏几道则更多地展现细腻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晏几道传记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