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秘书却赴南中》

时间: 2025-01-11 07:45:08

却到番禺日,应伤昔所依。

炎洲百口住,故国几人归。

路识梅花在,家存棣萼稀。

独逢回雁去,犹作旧行飞。

意思解释

送李秘书却赴南中

原文展示

却到番禺日,应伤昔所依。
炎洲百口住,故国几人归。
路识梅花在,家存棣萼稀。
独逢回雁去,犹作旧行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李秘书南行的情感。诗人回想往昔在番禺的日子,不禁感到伤感。炎热的南方有很多人居住,而故乡却寥寥无几。路上偶然见到梅花,才想起曾经的美好,家中棣花却很少。独自遇到归雁飞去,仍然怀念着过去的行程。

注释

  • 番禺:今广州的一个地区,历史悠久。
  • 昔所依:曾经依赖的地方,指诗人与李秘书曾经共度的时光。
  • 炎洲:指南方炎热的地区,常用来形容南方的气候特点。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雅,见到梅花让诗人想起往昔的美好。
  • 棣萼:棣花,指的是家乡的植物,稀少的意思。
  • 回雁:归来的大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梅花”和“回雁”作为文学意象,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代表着思念与归属感。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而大雁的回归则常常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送别诗闻名,作品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自然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送别友人李秘书时,李秘书即将赴南方工作,诗人感慨万千,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送李秘书却赴南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开头便直入主题,提到“番禺”,即使是在美好的地方,离别时的伤感却是不可避免的。接着,诗人通过对南方炎热环境的描绘,进一步反映了对故乡凉爽气候的怀念。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到“路识梅花在,家存棣萼稀”,通过梅花与棣花的对比,展示了记忆中的美好和现实中的稀少。梅花的存在让人感受到与旧友的羁绊,而棣花的稀少则映衬出故乡的荒凉。最后一句“独逢回雁去,犹作旧行飞”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回雁的归来仿佛带来了对旧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却到番禺日”:指李秘书回到番禺的日子,暗示离别将至。
    2. “应伤昔所依”:感伤于曾经依偎的日子。
    3. “炎洲百口住”:描述南方人居多的环境,反映了人的聚散。
    4. “故国几人归”:对回故乡的人数感到叹息,暗示了凋零与变化。
    5. “路识梅花在”:在路上看见梅花,勾起过去的回忆。
    6. “家存棣萼稀”:家乡的棣花稀少,象征着对故乡的无奈。
    7. “独逢回雁去”:独自遇到归来的大雁,感到孤独。
    8. “犹作旧行飞”:尽管离别,心中仍然怀念旧时的情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与回雁的意象,表达了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友人的送别和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情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 棣花:象征家乡的情感,稀少则反映了故乡的变化。
  • 回雁:象征归来与思念,是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番禺”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京
    • B. 广州
    • C. 上海
  2. 诗人在诗中对哪种植物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 A. 樱花
    • B. 梅花
    • C. 棣花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友谊与离别
    • B. 自然与风景
    •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比较刘长卿的《送李秘书却赴南中》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涉及离别与思念,但刘长卿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王之涣则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长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