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下哭故人李宥》

时间: 2025-01-26 00:31:50

怜君孤垄寄双峰,埋骨穷泉复几重。

白露空沾九原草,

青山犹闭数株松。

图书经乱知何在,妻子因贫失所从。

惆怅东皋却归去,人间无处更相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峰下哭故人李宥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怜君孤垄寄双峰,
埋骨穷泉复几重。
白露空沾九原草,
青山犹闭数株松。
图书经乱知何在,
妻子因贫失所从。
惆怅东皋却归去,
人间无处更相逢。

白话文翻译

我怜悯你在双峰下孤独的坟茔,
埋骨于这穷泉之地,不知经过多少层土。
白露时节,秋霜空自沾湿了九原的草地,
青山仍旧封闭着几株松树。
翻阅书籍已是乱世,不知何处可以寻找到?
妻子因贫穷而失去依靠,
我惆怅地在东皋回归,
人间再无处可以与君再相逢。

注释

  • 孤垄: 孤独的坟垄,指埋葬的地方。
  • 埋骨穷泉: 意思是埋骨于贫瘠的泉水旁。
  • 白露: 秋季的节气,象征着凋零和时光的流逝。
  • 九原: 指广阔的草原,也可指亡者的归处。
  • 图书经乱: 书籍和经典在战乱中毁坏,失去原有的意义。
  • 东皋: 指东面的山坡,表示归去的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景文,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20年,卒年不详。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动荡时期,诗人因友人李宥的去世而感到深深的悲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双峰下哭故人李宥》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悼亡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出深沉的哀思和对友人李宥的不舍。开篇便以“怜君孤垄寄双峰”引入,表达了对故人的怜惜与怀念。在“埋骨穷泉复几重”中,诗人想象李宥的墓地被层层土埋藏,增强了对逝者的惋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白露空沾九原草”描绘了秋天的萧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而“青山犹闭数株松”则可以看作对故人孤独境遇的感叹。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图书经乱知何在”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迷茫,暗示在动荡的社会中,传统的价值观难以维持,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刘长卿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怜君孤垄寄双峰:表达对李宥的怜惜和怀念,孤独的坟垄象征着他孤独的处境。
  2. 埋骨穷泉复几重:想象李宥的尸骨被层层土埋藏,表现出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奈。
  3. 白露空沾九原草:秋天的白露沾湿了草地,象征着凋零和思念的愁苦。
  4. 青山犹闭数株松:青山之中封闭着几株松树,暗示着生命的孤独和静默。
  5. 图书经乱知何在:在动荡的时代,书籍和知识的价值难以保全,表达人生的迷茫。
  6. 妻子因贫失所从:因贫穷而失去家庭的依靠,反映出社会的现实困境。
  7. 惆怅东皋却归去:诗人心中惆怅,决定返回,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和无奈。
  8. 人间无处更相逢: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感叹再无相逢的机会。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友情与山水相结合,增强情感的沉重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使音韵和谐美。
  • 象征: 自然景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悼念故人为主题,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揭示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峰: 代表遥远和孤独,象征着友人的归处。
  • 穷泉: 贫瘠的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无奈和孤独。
  • 白露: 代表秋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凋零。
  • 青山: 象征永恒与静默,反映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垄”指的是什么?

    • A. 友人的坟墓
    • B. 诗人的故乡
    • C. 山峰
    • D. 河流
  2. “图书经乱知何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知识的渴望
    • B. 对社会动荡的无奈
    • C. 对友人的怀念
    •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惆怅东皋却归去”中,东皋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家乡
    • B. 朋友的坟墓
    • C. 山坡
    • D. 河边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较,刘长卿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友人之间的感情与人生的哲学思考,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和景物描写表现人生的无奈。两者均体现了唐诗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