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寺即梁朝萧内史创)》
时间: 2025-01-26 01:5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白话文翻译:
将要去岭外,留下题词在萧寺的远公院。
竹房远远地关闭,寂静得令人幽然,苔藓铺成的小径苍苍欲寻访昔日游玩之地。
内史的旧山在日暮时分显得空旷,南朝的古木迎着人们的秋意。
天香和月色融入了僧人的房间,叶子纷纷落下,猿啼声在客舟旁回荡。
此行是为了播下明主的志向,白云啊,你为何要留住我?
注释:
- 竹房:竹子搭建的房屋,象征幽静和清雅。
- 遥闭:远远地关闭,形容竹房的安静。
- 内史:指南朝的萧内史,历史人物,描绘了昔日的繁华。
- 日暮: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南朝时期,文化繁荣。
- 天香:形容寺院中花草的香气,增添了幽静的氛围。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给人以孤寂之感。
- 明主:指明智的统治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典故解析:
- 萧寺:萧寺是指梁朝的萧内史所创办的寺庙,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 南朝:南朝指中国历史上东晋和南朝的时期,文学艺术发展迅速,诗词众多。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山水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刘长卿即将远行之际,表达了他对昔日游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长卿的《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是一首充满思考和情感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对萧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游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开头的“竹房遥闭上方幽”展现出寺院的静谧与安宁,渲染了离别前的宁静氛围。“苔径苍苍访昔游”则进一步引出作者的回忆,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内史旧山空日暮”通过描绘日落时分的孤寂,传达出时间的无情与个人的孤独感。
“天香月色同僧室”中,作者借助寺院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体现出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叶落猿啼傍客舟”中描写的猿啼声,增添了离愁别绪的情感,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最后的“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前途相联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白云的无奈,增强了诗的深度与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竹房遥闭上方幽:描述竹房远离,显得幽静,暗示着离别的孤独感。
- 苔径苍苍访昔游:苔藓覆盖的小径勾起了对往昔游玩的回忆。
- 内史旧山空日暮:内史的故居在日暮时显得空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
- 南朝古木向人秋:南朝的古老树木在秋季时显得更为苍老,增加了凄凉的氛围。
- 天香月色同僧室:优雅的景色与僧人的生活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
- 叶落猿啼傍客舟:落叶与猿啼声在舟旁回荡,传达出离别的愁绪。
- 此去播迁明主意:此行是为了实现对明主的期望,充满理想与希望。
- 白云何事欲相留:白云的留恋象征着对故土的依依不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元素如白云、竹房等与情感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意象。
- 拟人:白云的留恋,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和意象上均具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竹房:象征清幽、宁静的生活环境。
- 苔径: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往昔的回忆。
- 南朝古木:象征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无情。
- 猿啼:表达孤独与离愁的情感。
- 白云:象征自由与对故土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内史”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萧内史
- C. 杜甫
-
“苔径苍苍”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怀念
- C. 愤怒
-
诗的最后一句“白云何事欲相留”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决心
- B. 对故土的留恋
-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与人生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两者在意象上都有山水的描绘,但刘长卿的作品更强调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长卿作品选集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刘长卿的《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的诗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