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艳红影里撷芳回,
沾惹春风两袖归。
夹路露桃浑欲笑,
不禁蜂蝶绕人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花丛中采花的情景。她在艳丽的花影中采摘花朵,春风吹拂着她的衣袖。路旁的桃花似乎也在微笑,而周围的蜜蜂和蝴蝶则围绕着她飞舞。整首诗传达出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注释:
- 艳红:鲜艳的红色,形容花朵的颜色。
- 撷芳:撷,摘取;芳,花的香气。
- 沾惹:沾染、惹起。
- 夹路露桃:夹路,路旁;露桃,露水打湿的桃花。
- 浑欲笑:似乎在微笑的样子。
- 不禁:忍不住。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其描绘的春天和花卉的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于表达女性的柔美和自然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年-约1150年),字子璇,号梅溪,晚宋女词人,以词见长。她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及对爱情的思考,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
《弄花香满衣》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女性地位逐渐上升,朱淑真作为女性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展示了女性的柔美与独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展现了女性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形象。诗中描绘的女子在花丛中采花,传递出一种青春的气息。艳红的花影、春风拂袖、桃花微笑,这些意象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尤其是最后一句“蜂蝶绕人飞”,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和谐,更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艳红影里撷芳回:在艳丽的红色花影中,女子采摘花朵回家。
- 沾惹春风两袖归:春风轻拂,沾染在她的袖子上,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回家。
- 夹路露桃浑欲笑:路旁的桃花被露水打湿,似乎在向她微笑。
- 不禁蜂蝶绕人飞:不由得,蜜蜂和蝴蝶环绕着她飞舞。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沾惹春风”比喻春天的气息轻柔而亲近。
- 拟人:桃花“欲笑”,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增加生动感。
- 对仗:每句的结构和节奏整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传达了生命的活力与女性的柔美。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艳红: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 桃花:象征爱情与美好。
- 蜂蝶: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艳红”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桃花
- C. 鲜艳的花朵
-
诗中提到的“夹路露桃”是指什么?
- A. 路旁的桃花
- B. 一条小路
- C. 露水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与女性的柔美
- B. 秋天的萧瑟
-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朱淑真的《弄花香满衣》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的细腻之处。两者都展现了女性视角的细腻与柔美,但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朱淑真相关诗词集
- 《宋代女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