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时间: 2025-04-29 03:0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岳阳楼
作者: 高濲 〔明代〕
巴陵城上岳阳楼,楼外长江日夜流。
残雨数峰衡岳晓,暮云孤树洞庭秋。
仙人夜奏沙边笛,估客春移树杪舟。
十二危阑闲极目,满汀杨柳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在巴陵城的岳阳楼上,楼外长江奔流不息。
清晨的残雨中,几座衡山的山峰若隐若现;
黄昏时分,孤零的树木映衬着洞庭湖的秋意。
夜晚,仙人似乎在沙滩边吹奏着笛子,
而春天的商人则在树梢下摇橹划船。
我站在十二级危阑上,闲适地眺望远方,
满江的杨柳让我心中无尽愁绪。
注释:
- 巴陵城:指岳阳的古城,位于湖南省。
- 岳阳楼:古代名楼,因其气势宏伟和美丽的景色而著称。
-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象征着奔流不息的生命力。
- 衡岳:指衡山,湖南的名山之一。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 仙人: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 估客:指商人,通常与水上贸易有关。
- 危阑:高悬的栏杆,象征着高处的眺望。
- 汀:指湖边的小洲,杨柳代表着柔情和愁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濲,明代诗人,生于湖南,擅长描绘山水,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岳阳楼上,受自然景色与历史人文的启发,表达了诗人对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岳阳楼》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诗,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情怀。诗的开头通过“巴陵城上岳阳楼”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高远的空间感。长江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昭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残雨中的衡岳和暮云孤树,犹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渗透出秋天的萧瑟与诗人的孤独情怀。
“仙人夜奏沙边笛”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给人以超脱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诗人渴望逃离世俗纷扰的心情。而“估客春移树杪舟”,则引入了商人的生活,营造出一种世俗与自然相交织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十二危阑闲极目,满汀杨柳不胜愁”一句,将情感升华,诗人站在高高的栏杆上,目光所及之处,满是柳影,愁绪涌上心头,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人生交织下的无奈与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展现自然景观。
- 第二联:通过自然景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
- 第三联:将现实生活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对比。
- 第四联:表达诗人在高处的感受与思考,愁绪满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人”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 对仗:如“残雨数峰衡岳晓,暮云孤树洞庭秋”形成对比。
- 拟人:如“杨柳不胜愁”,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渗透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愁苦,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岳阳楼:象征着人文精神的寄托。
- 长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奔流。
- 衡岳:代表高远与坚韧。
- 洞庭湖:象征着情感的深邃与宽广。
- 杨柳:常常与离愁相联系,表达诗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岳阳楼位于哪个城市?
A. 长沙
B. 岳阳
C. 衡阳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仙人”是在做什么?
A. 唱歌
B. 吹笛
C. 跳舞
答案:B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愁绪?
A. 杨柳
B. 高楼
C. 江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岳阳楼》和《滕王阁序》都是描绘名胜的佳作,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后者则强调了历史感与豪情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濲传》
- 《岳阳楼记与岳阳楼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