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题莲花画帧》

时间: 2025-01-27 03:35:49

横塘十里明如镜。

描出亭亭影。

闲鸥有约在花丛。

莫教露房清冷又秋风。

探芳归去寻幽梦。

隔浦衣香送。

淡烟轻晕夕阳红。

依约钗光人影水云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横塘十里明如镜。描出亭亭影。闲鸥有约在花丛。莫教露房清冷又秋风。探芳归去寻幽梦。隔浦衣香送。淡烟轻晕夕阳红。依约钗光人影水云中。

白话文翻译:

在横塘的十里水面上,波光潋滟如同明镜,映出那亭亭玉立的莲花影子。闲适的海鸥在花丛间约会,别让露水把房间弄得清冷,带来秋风的寒意。我将探寻芳香的莲花,归去追寻那幽幽的梦境。隔着水面,衣袂的香气飘送过来,淡淡烟雾轻轻晕染了夕阳的红色。依稀可见钗光映照着人影,在水波与云雾之间。

注释:

  • 横塘:指的是一条宽广的水塘。
  • 亭亭:形容莲花的高雅姿态。
  • 闲鸥:指悠闲的海鸥,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
  • 露房:指的是露水沾湿的房间。
  • 幽梦:指的是美好的梦境。
  • 隔浦:指隔着水面。
  • 衣香:指衣服散发的香气。
  • 钗光:形容女子头饰的光泽。

典故解析:

诗中“探芳”可以与古代文人追求高洁、清雅的情怀相联系,常常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而“夕阳红”则常常被用来描绘光辉与温暖,象征着温柔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璧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诗人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欣赏莲花的美丽以及水面上的景色,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念。

诗歌鉴赏:

《虞美人 题莲花画帧》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莲花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采用了流畅的对仗与细腻的意象,呈现出一种轻柔又富有张力的美感。首句“横塘十里明如镜”以明亮的水面引入,瞬间构建出一种清澈宁静的意境。接下来的“描出亭亭影”则将视线聚焦于莲花,表现其优雅的姿态。再到“闲鸥有约在花丛”,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更暗示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后半段,诗人通过对秋风、露水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念。尤其是“隔浦衣香送”,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的情感寄托,似乎在表达对某人的思念。最后一句“依约钗光人影水云中”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情的思念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横塘十里明如镜”:描绘水面清澈,映照出周围的景物。
    • “描出亭亭影”:莲花的优雅身影在水面上显现。
    • “闲鸥有约在花丛”:海鸥悠闲自在,似有约会。
    • “莫教露房清冷又秋风”:劝人不要让秋风带来寒意。
    • “探芳归去寻幽梦”:诗人希望追寻美好的梦境。
    • “隔浦衣香送”:隔水传来的衣香,富有情感。
    • “淡烟轻晕夕阳红”:夕阳的余晖与轻烟交织,绘出美景。
    • “依约钗光人影水云中”:最后的画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镜子,增强视觉效果。
    • 拟人:海鸥“有约”,赋予鸟类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用词多有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情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通过对莲花和秋天的描写,表现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水面:象征宁静与清澈,反映诗人内心的淡泊。
  • 莲花:象征高洁与优雅,常与美好事物相联系。
  • 海鸥:寓意自由与闲适,表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追求。
  • 夕阳:象征温暖与美好,带来一丝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横塘”的意思是: A. 一种花
    B. 一条水塘
    C. 一棵树
    D. 一座山

  2. “依约钗光”中的“钗光”指的是: A. 头饰的光泽
    B. 星星的光芒
    C. 水面的反光
    D. 夕阳的光辉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清照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叶璧华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都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但李清照更多表现内心的愁苦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而叶璧华在此诗中则更加强调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人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