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严廉访十首》

时间: 2025-01-26 02:42:14

春秋得忠臣,炎绍犹有述。

至今十七篇,末学或不识。

乾淳有大儒,奏请非不力。

一时欠良遇,志士重嗟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秋得忠臣,炎绍犹有述。
至今十七篇,末学或不识。
乾淳有大儒,奏请非不力。
一时欠良遇,志士重嗟惜。

白话文翻译:

春秋时期有忠臣,炎绍的事迹至今仍有人传颂。
如今还有十七篇关于他们的文章,但我等后学者或许不太了解。
乾淳年间有位大儒,向当权者上奏并不乏用心。
然而当时却没有得到好的对待,志士们对此感到惋惜。

注释:

  • 春秋:指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 忠臣:指对国家和君主忠诚的臣子。
  • 炎绍:可能指的是炎帝或某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具体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十七篇:指的是关于忠臣的文章,具体作品不详。
  • 乾淳:指的是北宋真宗时期的年号(1004-1006年)。
  • 大儒:指学识渊博的儒者。
  • 奏请:向皇帝或上级官员上奏请求。
  • 良遇:良好的待遇或对待。
  • 志士:有志之士,通常指追求理想或改革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禾,字子升,号青溪,南宋时期的诗人、学者,擅长诗词,尤以古风见长。其作品多反映个人志向与时代的关系,关心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忠臣的怀念,表达了对国家和理想的关切,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秋时期的忠臣作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对忠臣的赞美,强调了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但接着提到“至今十七篇”,暗示虽然有传世之作,但后学者却多不识,反映出历史与现实的隔阂。后两句则转向对当时大儒奏请的感慨,虽有良臣良策,却因“欠良遇”而未能施展,志士们对此深感惋惜,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失望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惋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秋得忠臣:春秋时期有众多忠诚的臣子。
  2. 炎绍犹有述:即使到今天,还有人传颂他们的事迹。
  3. 至今十七篇:指关于这些忠臣的著作或诗篇总共有十七篇。
  4. 末学或不识:后来的学者可能对此并不熟悉。
  5. 乾淳有大儒:在乾淳年间,有位学识渊博的儒者。
  6. 奏请非不力:他向当权者上奏请求,努力不懈。
  7. 一时欠良遇:但当时并没有得到好的对待。
  8. 志士重嗟惜:因此,许多有志之士对此感到惋惜。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有明显的对仗,如“春秋”与“至今”,“忠臣”与“大儒”。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增强诗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对现实社会中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惋惜。诗中流露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思考与感情。

意象分析:

  • 忠臣:象征着忠诚与理想,代表了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
  • 大儒:象征着知识与智慧,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良遇:指对有才之士的重视与赏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忠臣”主要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士人?
    a) 战国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汉朝
    d) 唐朝

  2. “末学或不识”中的“末学”指什么?
    a) 年轻学者
    b) 老年学者
    c) 所有学者
    d) 没有学问的人

  3. 诗人对“良遇”的态度是?
    a) 积极赞美
    b) 失望惋惜
    c) 无所谓
    d) 期待改变

答案:

  1. b) 春秋时期
  2. a) 年轻学者
  3. b) 失望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相比,熊禾的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深沉,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对国家的忧虑。两者共同展现了士人对国家与理想的执着与追求,但在表达方式与情感深度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总集》
  • 熊禾的相关传记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