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

时间: 2025-01-11 08:44:50

尘寰道友万千人,几个虚名几个真。

不悟汞铅为至宝,却将炉灶学烧银。

内中采药方端的,外里求丹谩苦辛。

何况迷途有迷者,不为自误误他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尘寰道友万千人,
几个虚名几个真。
不悟汞铅为至宝,
却将炉灶学烧银。
内中采药方端的,
外里求丹谩苦辛。
何况迷途有迷者,
不为自误误他人。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尘世间,有成千上万的道友,
不过是几个名声是真的,几个是假的。
他们不明白汞与铅是炼丹的至宝,
却偏偏在炉灶上学着烧银子。
内心真正采药的方子,
外在求丹却是徒劳苦辛。
更何况在迷途上还有迷途者,
不仅让自己误入歧途,还误导他人。

注释:

  • 尘寰:指尘世,世俗的世界。
  • 道友:指修道之人,追求道理与真理的朋友。
  • 虚名:空有其表的名声,没有实质的内容。
  • 汞铅:指炼丹中使用的汞和铅,是道教炼丹术的重要材料。
  • 炉灶:指炼丹的器具。
  • 采药方:指采集药材的方子或方法。
  • 谩苦辛:白白地受苦,徒劳无功。
  • 迷途:迷失方向,走入错误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继先,宋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擅长道教文化和炼丹术。他的作品多涉及修道、炼丹和人生哲理,风格深邃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对炼丹术的追求与误解。许多人盲目追求虚名,未能领悟炼丹的真正意义。

诗歌鉴赏:

这首《金丹诗四十八首》揭示了修道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区。诗人以“尘寰道友”开篇,指出世间的道友众多,但真正理解道理的人却不多,揭示了人们对名声的迷恋与对真理的无知。接着,诗人用“汞铅为至宝”来强调真正的炼丹材料和方法,表明他们的价值远超外在的名声或财富。

诗中提到的“炉灶”与“烧银”,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的盲目与错误,暗指一些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放弃了真正的修道之路。最后一联则引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迷途的人中,还有更多的人被误导,形成了一种连锁反应,影响更广泛的群体。

全诗通过对比与反讽的手法,警示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可能迷失自我,偏离了追求真理的方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警醒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尘寰道友万千人:指在世俗间有许多修道之人。
  2. 几个虚名几个真:真实和虚假的名声并存,反映人们对名声的追逐。
  3. 不悟汞铅为至宝:指人们不明白真正珍贵的东西。
  4. 却将炉灶学烧银:比喻人们追求物质利益而非内在的修行。
  5. 内中采药方端的:强调真正的修道方法在内心。
  6. 外里求丹谩苦辛:外在的追求是徒劳的,表现出对内心修炼的忽视。
  7. 何况迷途有迷者:指出在迷路的人中,还有更多人被误导。
  8. 不为自误误他人:警示人们不仅要自省,还要警惕影响他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名声与真理的对比,强调虚名的空洞性。
  • 比喻:将追求物质比作炼银,表明其与真正修道的区别。
  • 反讽:以讽刺的方式揭示人们的盲目和无知。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劝诫人们要珍视真正的修道与内心的修炼,警惕对虚名和物质利益的追逐,避免误导他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寰:象征世俗的诱惑与纷扰。
  • 道友:象征寻求真理者的群体。
  • 汞铅:象征真正的智慧与宝贵的内涵。
  • 炉灶:象征修道的工具与方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汞铅”代表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炼丹的材料
    C. 诗人的名声
    D. 社会地位

  2. 诗人认为追求虚名的结果是什么? A. 获得快乐
    B. 迷失自我
    C. 成为大师
    D. 影响他人

  3. “不为自误误他人”意指什么? A. 只关注自己
    B. 要警惕他人的影响
    C. 不要让他人跟随自己的错误
    D. 自我修炼的重要性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著作,探讨道理与修道。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体现道教思想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张继先的《金丹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追求的警觉,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而后者则强调享乐与豪情。两者的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 《道教文化研究》
  • 《张继先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