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四》

时间: 2025-01-11 06:24:48

西源好,岩馆凿松崖。

五斗洞前斟玉斝,半酣窗外抚金杯。

无累自悠哉。

青翠色,玉竹自新栽。

风到莫来摇老木,雨霖时复洗圆苔。

如此恼诗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四
作者:张继先〔宋代〕
西源好,岩馆凿松崖。
五斗洞前斟玉斝,
半酣窗外抚金杯。
无累自悠哉。
青翠色,玉竹自新栽。
风到莫来摇老木,
雨霖时复洗圆苔。
如此恼诗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雅的环境,西源的景色很好,岩石和松树的山馆令人心醉。在五斗洞前,正斟着美酒,半醉的我在窗外轻抚着金杯,感到无忧无虑,悠然自得。青翠的色彩中,刚栽种的玉竹显得生机勃勃。风来时,不要去摇动那老树,雨时又轻轻洗涤着圆润的苔藓。如此的环境,真让我心烦意乱,诗才难以发挥。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源好:指西面的源头风景很好。
  • 岩馆:岩石中的小屋。
  • 斟玉斝:用玉制的酒杯倒酒。
  • 半酣:半醉。
  • 无累自悠哉:没有烦恼,自在悠闲。
  • 青翠色,玉竹自新栽:青色的竹子是新栽的。
  • 风到莫来摇老木:风来时不要去摇动老树。
  • 雨霖时复洗圆苔:细雨时常洗涤圆润的苔藓。
  • 如此恼诗才:这样的环境让我感到烦恼,诗才难以发挥。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描绘的环境和情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情趣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诗人,以清新细腻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张继先游览西源之际,表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悠然与烦恼。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四》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悠然自得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领悟。诗中通过对西源美景的描绘,引出作者在优雅环境中的感受。开头的“西源好”便勾勒出一幅恬静的山水画,接着通过“岩馆凿松崖”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和谐。五斗洞前的美酒和金杯,仿佛在诉说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然而,诗中却又透出一丝烦恼,“如此恼诗才”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创作的无奈与焦虑。尽管身处美景之中,诗人的心灵仍然受到束缚,难以自由发挥。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风与雨的描绘更增添了诗的动感,使得静谧的环境中透出一丝灵动。青翠的玉竹和老木的对比,传达了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的画卷,也是一段对人生、创作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源好,岩馆凿松崖:开头直白地表达对西源美景的赞美,展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五斗洞前斟玉斝:描绘了一个细腻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惬意。
  • 半酣窗外抚金杯:表现出一种醉意与轻松的情绪。
  • 无累自悠哉: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青翠色,玉竹自新栽:新栽的竹子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风到莫来摇老木:提醒人们珍惜老树的稳重,不要轻易打扰。
  • 雨霖时复洗圆苔:细雨滋润了苔藓,象征自然的洗礼与生长。
  • 如此恼诗才: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中却感到创作困难的矛盾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比喻成诗人的心境,展现其内外的矛盾。
  • 拟人:将风与雨赋予灵动的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风到莫来摇老木,雨霖时复洗圆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创作烦恼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源:象征着美好的自然环境。
  • 岩馆:人类与自然的结合,体现了内心的安宁。
  • 玉斝、金杯:象征着生活的奢华与享受。
  • 青翠色、玉竹:代表着生命的旺盛与希望。
  • 老木、圆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斝”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酒器
    c) 一种音乐
    答案:b) 一种酒器

  2. 诗人对环境的态度是?
    a) 厌恶
    b) 赞美
    c) 忽视
    答案:b) 赞美

  3. “如此恼诗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开心
    b) 无奈
    c) 忧愁
    答案: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张继先的《望江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士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孤独感,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洒脱与豪放,而张继先则显得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