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犹记词三十首之八,戊子秋作于般阳 其一》

时间: 2025-01-26 23:40:27

犹记寻秋来古刹,广场同载雕轮。

茗香领略斗诗情。

泥君遥走送,驾鹤问归程。

山水万重人万里,旅魂遥逐江滨。

一方烟水梦伊人。

醒来花外立,风露正泠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犹记寻秋来古刹,
广场同载雕轮。
茗香领略斗诗情,
泥君遥走送,
驾鹤问归程。
山水万重人万里,
旅魂遥逐江滨。
一方烟水梦伊人。
醒来花外立,
风露正泠泠。

白话文翻译:

我依然记得那年秋天来到古老的寺庙,
广场上同乘着雕刻精美的车轮。
在茗香中领略那激烈的诗情,
泥土的君子远远地走去送行,
像鹤一样驾云问归途。
山水千重万里,人也千里迢迢,
旅途的灵魂遥遥追逐江边。
那一方烟雾朦胧的水面,梦中的伊人在其中。
醒来时我站在花外,
微风和露水正轻轻地流淌。

注释:

  • 犹记:仍然记得。
  • 古刹:古老的寺庙。
  • 雕轮:雕刻精美的车轮。
  • 茗香:茶香。
  • 泥君:比喻士人,可能指代朋友。
  • 驾鹤:指高远的志向或理想。
  • 山水万重:山水重重叠叠,形容风景的壮丽。
  • 旅魂:游子的灵魂。
  • 烟水:烟雾弥漫的水面,形容迷蒙的景象。
  • 泠泠:形容清冷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韬(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太初,号瑶崖,晚号香山。邹韬以描写山水与人情而著称,诗风清新脱俗,作品常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戊子年秋天,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感悟。古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临江仙·犹记词三十首之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秋景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刻感悟。开篇“犹记寻秋来古刹”引出秋天的场景,既有时光的流逝感,又让人感受到古刹的宁静。接下来的“广场同载雕轮”则带出一种热闹的气氛,诗人似乎在与友人共享这美好时光。

“茗香领略斗诗情”中,茶香与诗情交融,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随后“泥君遥走送,驾鹤问归程”中的“泥君”或许象征着友人的离去,搭配“驾鹤问归程”的意象,传达了对归属与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的“山水万重人万里”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开阔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最后两句通过“醒来花外立,风露正泠泠”,将读者带回现实,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眷恋和对自然清新的体悟。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犹记寻秋来古刹:回忆秋天时光在古刹中的经历,表达对过去的追忆。
  2. 广场同载雕轮:描绘诗人与友人在古刹广场的欢聚,车轮的雕刻象征着精美与欢乐。
  3. 茗香领略斗诗情:在茶香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激烈竞争,展现文人雅集的情景。
  4. 泥君遥走送:泥土中生长出来的人,寓意着士人,表现出朋友的离去。
  5. 驾鹤问归程:以鹤象征高远理想,表达对归途的思考。
  6. 山水万重人万里:山与水的层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隐喻人生的旅途。
  7. 旅魂遥逐江滨:游子的灵魂在江边漂泊,暗示对家的思念。
  8. 一方烟水梦伊人:烟水缥缈中隐约的梦中情人,富有诗意的想象。
  9. 醒来花外立:从梦中醒来,站在花外,回归现实。
  10. 风露正泠泠:清风和露水的轻盈,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泥君”、“驾鹤”比喻士人与追求理想的志向。
  • 对仗:如“山水万重,人万里”,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意象:通过“烟水”、“茗香”等意象,营造出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眷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追求,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古刹:象征宁静与历史,表达对传统的敬仰。
  • 雕轮:象征精致与优雅,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茗香:代表文化与交流,体现出诗人对文人雅集的珍惜。
  • 山水: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烟水:象征梦幻与朦胧,意味着对理想与爱恋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犹记”意为? A. 忘记
    B. 仍然记得
    C. 不再提起
    答案:B

  2. “驾鹤问归程”中的“鹤”象征什么? A. 平凡
    B. 理想与追求
    C. 卑微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泥君”指的是? A. 朋友
    B. 诗人自己
    C. 家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邹韬的作品与李白的《月夜思》,二者都表达了对亲情和故乡的思念,但邹韬更注重自然与旅行的结合,而李白则着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邹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