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20:53: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二首 其一
作者: 刘克庄
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
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
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
楚辞迷极际,柳对昧中旁。
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
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哲学家和诗人思想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诸子”指的是众多儒家和道家学派的学者,他们的见解就像是用蠡管(小工具)来观察事物,局限而狭隘。而“惟聃说大方”中的“聃”指的是老子,他的思想则更为深远和广阔。诗人认为在某个角落里是无所不包的,而在大道上,则是彼此相忘。
接着,诗人指出,想要全面理解五车书籍的内容并不容易,想用一尺一寸的工具来测量世间的事物更是困难。提到“楚辞”时,诗人感到迷茫,面对着柳树,似乎在寻找一些启示。
最后,诗人提到“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意指即便是小鸟停在小丘上,蜗牛也忙于争夺小小的空间,似乎在讽刺人们的争执和无谓的忙碌。诗的结尾提到“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强调了向孟子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归属感和故乡的意义。
注释
字词注释
- 诸子:指先秦时期的各家学派的学者。
- 蠡管:一种用来观察小物体的工具,借指见识浅薄。
- 聃:老子的别称。
- 大方:指广阔而深远的道理。
- 楚辞:指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表现了极高的文学成就。
- 孟叟:指孟子,是孔子之后的重要思想家。
典故解析
- “聃说大方”:指老子的道家哲学强调自然和宇宙的深邃与和谐,反映了追求更高层次智慧的思想。
- “楚辞迷极际”: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的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迷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美,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哲学的思考反映了对文化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理想和归属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在《又二首 其一》中,通过对古代哲学家和诗歌的反思,深入探讨了人类的思维局限和对真理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诸子皆蠡管”,这句表达了对当时各种学派的批判,认为他们的见解狭隘而不够全面。与之相对的是老子的“大方”,显示出诗人对深奥哲理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比和形象化的手法,展示了在浩瀚的文化和知识中,个体的渺小与无能为力。尤其是“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通过小鸟和蜗牛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追逐名利的无谓。
结尾提到“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可以看出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重视,强调了学习和归属的重要性,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诸子皆蠡管:各家学派的见解都如同用小工具观察,局限而片面。
- 惟聃说大方:唯有老子的哲学思想广阔深远。
- 其隅四无有:在某个角落里,万物的真相是无所不包的。
- 于道两相忘:在大道上,人们彼此相忘,失去了本真。
- 未易五车尽:想要完全理解五车书籍的智慧并不容易。
- 难将寸矩量:用尺子来测量世间的事物是困难的。
- 楚辞迷极际:面对楚辞的深奥,诗人感到迷惘。
- 柳对昧中旁:在柳树旁,寻找对生命的启示。
- 鸟止丘何小:鸟儿停在小丘上,象征着微不足道。
- 蜗争角许忙:蜗牛忙于争夺小小的空间,讽刺人们的无谓争执。
- 更须参孟叟:更需要向孟子学习,吸取智慧。
- 归宿要知乡:最后强调了解归宿和故乡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蠡管”比喻学者的见识,形象而生动。
- 对比:老子与诸子之间的对比,突显了思想的深度。
- 排比:诗句中多次出现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哲学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对知识的渴望与困惑,强调了归属和智慧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蠡管:象征视野的狭隘与局限。
- 大方:象征深邃的智慧与哲理。
- 楚辞:象征丰富的文化与艺术。
- 鸟、蜗:象征微小与繁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诸子皆蠡管”中“蠡管”比喻什么?
A. 广阔的视野
B. 狭隘的见解
C. 深刻的哲理 -
“更须参孟叟”中的孟叟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A. 孟子
B. 老子
C. 荀子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寻求智慧与归属
C. 享受生活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刘克庄 vs. 李白
刘克庄的《又二首 其一》通过哲学思考揭示生活的复杂,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理性而深邃,后者感性而直白,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