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即事十首
作者: 刘克庄〔宋代〕
原文展示:
瓜果跽拳祝,左日右侯罗扑卖声。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市场的热闹景象:人们提着瓜果,互相祝福,四周充满了叫卖声。南方的人们在傍晚时分特别重视手艺,直到天亮,灯火通明。
注释:
- 瓜果:指各种水果,象征丰收。
- 跽拳祝:跽是蹲下,拳是用手作的祝福动作,表示人们相互祝福。
- 左日右侯:比喻时间的流逝,日落西山,侯指时辰。
- 粤人:指广东人,强调地方特色。
- 重巧:重视技艺,强调手工艺的价值。
- 灯火到天明:形容夜晚的热闹,直到天亮。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田翁,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有“诗宗”之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商业繁荣的时期,市场经济兴起,诗人通过描绘市场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市场场景,展现了人们的生活气息和社会的繁荣。诗的开头“瓜果跽拳祝”以生动的描绘开始,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市场上人们的热情与活力。左日右侯的描写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暗中传达出生活的节奏与忙碌。粤人重巧夕,展现了南方人对手艺的重视,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最后一句“灯火到天明”更是让人感受到市场的热闹与人们的勤劳,形成了一个不断延续的生活场景。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市场的繁荣,还反映了社会的多元与活力,展现了宋代经济文化的兴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瓜果跽拳祝”:市场上人们提着瓜果,互相祝福,展现出和谐的氛围。
- “左日右侯罗扑卖声”: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市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生动感人。
- “粤人重巧夕”:强调南方人对手艺的重视,表现出手工艺的繁荣。
- “灯火到天明”:夜晚的灯火通明,描绘了市场的热闹与人们的勤劳。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左日右侯”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对称。
- 形象化的比喻,如“灯火到天明”,使得场景更为生动。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市场的热闹场景,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劳动与生活的结合,反映出对手工艺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瓜果: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 灯火:象征繁荣与热闹的生活状态。
- 巧:象征技艺与工匠精神,体现地方文化。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这首诗是描绘什么场景的?
- A. 自然风光
- B. 市场热闹
- C. 战争场面
- “粤人重巧夕”中的“重巧”指的是什么?
- A. 重视手艺
- B. 重视学问
- C. 重视财富
- 诗中提到的“瓜果”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贫困
- B. 丰收与美好生活
- C. 战争的破坏
- 这首诗是描绘什么场景的?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社会生活的主题。
- 白居易的《卖炭翁》:描绘劳动者的辛勤与社会现实。
-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对比,可以看出前者偏重于描绘市场的繁荣,而后者则更多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哀愁。两者在主题与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关注社会与生活,一个关注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刘克庄的相关研究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