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文之诗卷二首》
时间: 2025-01-11 20:53: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林文之诗卷二首
作者: 刘克庄〔宋代〕
叔季词人杂雅哇,
喜君诗卷美无瑕。
朋侪却走避三舍,
句律斩新成一家。
肯学小儿烹虱胫,
要看大手拔鲸牙。
村翁岂敢持衡尺,
直为痴年两倍加。
白话文翻译:
这位年轻的词人,作品风格独特而又雅致,
我很喜欢你这卷诗作,完美无瑕。
然而,朋友们却纷纷避开,不愿靠近,
因为你的句子和韵律新颖,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愿意学习的小孩子,就像是煮虱子的腿,
想要看看你这位大师是如何拔鲸鱼的牙。
村里的老翁怎敢用尺子来丈量你的才华,
只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才会觉得你的才华倍增。
注释:
- 叔季:指年纪较小的朋友,可能是指词人林文之。
- 杂雅:这里形容词人的作品风格兼具杂曲和雅韵。
- 三舍:古代度量,表示距离远,意指朋友们远离。
- 句律斩新:意为句式和韵律都是全新的,开创了一个流派。
- 烹虱胫:比喻学习简单的东西。
- 鲸牙:鲸鱼的牙齿,象征难以获得的高深技艺。
- 衡尺:用来测量的工具,这里指比喻衡量才华的标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石林,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风格以清新俊逸著称,善于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性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是诗词盛行的年代。诗人通过对林文之才华的赞美,表达了对当时文人创作的欣赏,同时也隐含了对自己与朋友之间相对保守的创作态度的反思。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题林文之诗卷二首》不仅是对朋友林文之的赞美,更反映了诗人对新兴文风的认同与欣赏。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示了新与旧、雅与俗之间的关系。开篇提到“叔季”,显示出诗人与林文之的亲近关系,接着赞美其诗作“美无瑕”,传达了对其才能的高度认可。然而,随后“朋侪却走避三舍”,暗示了在创作上,林文之的独特风格可能使得一些传统的朋友感到疏远,这种矛盾引人深思。接下来的比喻“肯学小儿烹虱胫”,突显了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学习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新风潮时的谦逊态度。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既有对林文之的赞美,也有对文人圈子中流派变化的深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叔季词人杂雅哇:称林文之为年轻的词人,作品风格兼具杂曲与雅韵。
- 喜君诗卷美无瑕:表达对其诗作的赞美,认为其诗作近乎完美。
- 朋侪却走避三舍:朋友们因为诗作的独特风格而感到距离。
- 句律斩新成一家:林文之创造了新的句式和韵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 肯学小儿烹虱胫:比喻愿意学习的小孩,暗指对新风格的向往。
- 要看大手拔鲸牙:想要见识高超技艺的渴望。
- 村翁岂敢持衡尺:老翁不敢用常规标准来评价新风格。
- 直为痴年两倍加:强调因年龄大而对才华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烹虱胫”与“拔鲸牙”分别比喻学习和高超技艺。
- 对仗:句式工整,形成对比和呼应。
- 夸张:如“直为痴年两倍加”,表达对才华的惊叹。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新兴文风的赞美与对传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开放态度和对朋友才华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虱胫:象征简单易学的事物。
- 鲸牙:象征高深的技艺和难以获得的才能。
- 衡尺:象征对才华的评判标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克庄的《题林文之诗卷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传统诗风的赞美
B) 对新兴文风的欣赏
C) 对友谊的怀念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烹虱胫”意味着什么? A) 学习简单的事物
B) 学习高深的技艺
C) 食物的准备
答案: A -
“朋侪却走避三舍”反映了怎样的态度? A) 朋友们对诗人的喜爱
B) 朋友们对诗人作品的疏远
C) 朋友们对诗人的赞美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刘克庄 vs. 苏轼
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展现了对朋友的赞美和对文风变化的敏感,但刘克庄更注重对新风格的赞美,而苏轼则更多地探讨了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