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范参政书怀》
时间: 2025-02-04 15:3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祠禄恩宽亦例沾,屏居怀抱苦厌厌。
戍边事往功名忤,迎客儿扶老病兼。
遇兴榜舟无远近,破愁沽酒任酸甜。
残年唯有读书癖,尽发家藏三万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荣华富贵的淡泊心态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人感叹虽然身处庙堂,恩宠与荣华环绕,但内心却倍感厌倦。过去戍边的经历与追求功名的苦涩,似乎都与他无缘。诗人迎接客人的时候,既要照顾年老体弱的人们,又要应对生活的琐事。兴致来了就随意划船,去哪里并不在乎;喝酒消愁,任凭酒的酸甜。到了晚年,诗人唯有沉浸于书籍之中,尽情发掘家中藏书的乐趣。
注释:
- 祠禄:指祭祀的福祉与俸禄。
- 屏居:隐居,指远离官场,过一种清静的生活。
- 戍边:指守卫边疆。
- 功名忤:功名与志向相违背,感到失落。
- 迎客儿:迎接客人,照顾家中老人和病人。
典故解析:
陆游的诗中常常涉及对功名的反思,表现出他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历史上,陆游曾多次被贬,经历了许多波折,这种经历在诗中有所反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次韵范参政书怀》创作于他晚年,正值国家危机四伏,陆游虽身处官场,却感到力不从心,内心的挣扎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陆游的深邃思想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人以“祠禄恩宽”开头,直指当时社会的浮华与虚假,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接着,通过“屏居怀抱苦厌厌”的描写,反映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厌倦,说明即使在身居高位,也难以摆脱内心的烦恼。
“戍边事往功名忤”,则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自省与批判,功名的追逐让他感到失落和无奈。后面几句更是流露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对酒的随意态度,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不羁。
最后一句“残年唯有读书癖”,可见诗人对古籍的热爱与对知识的向往,显示出他在晚年仍有追求与寄托。整首诗在感情上达到一种平和,却又带有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祠禄恩宽亦例沾:身处庙堂,虽有恩宠,但心中却感到无趣。
- 屏居怀抱苦厌厌:选择隐居生活,内心却常常感到厌倦。
- 戍边事往功名忤:回忆戍边的往事,发现追求功名的道路与理想相悖。
- 迎客儿扶老病兼:迎接客人,还要照顾年老和病弱的人,生活琐事繁杂。
- 遇兴榜舟无远近:兴致来了,随意划船,无所谓去哪里。
- 破愁沽酒任酸甜:借酒消愁,随心所欲地享受酒的酸甜。
- 残年唯有读书癖:晚年只有读书的习惯,享受书籍的乐趣。
- 尽发家藏三万签:把家中藏书尽情发掘,体现诗人对知识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酒”象征消愁,展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排比:多次列举生活琐事,强调生活的繁忙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知识的追求,传达了陆游对人生的无奈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消愁与生活的乐趣。
- 书:象征知识与精神寄托。
- 戍边:象征责任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祠禄”指的是什么? A. 官位和财富
B. 学问和才华
C. 友谊和爱情
D. 家庭和子女 -
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功名
B. 消极厌世
C. 淡泊明志
D. 纵情享乐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作都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但陆游更显得内心宁静与淡泊,而杜甫则多了几分悲壮与沉重。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典诗词赏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