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小旱方致祷忽大雨连日江水为涨喜而有作》

时间: 2025-01-27 03:31:21

旱苗垂槁叹何堪,大雨谁知变立谈。

翠麓青林吞欲尽,恶风白浪战方酣。

江翻龟窟连云泽,雷挟龙腥起雪潭。

从此年丰真少事。

炷香终日坐蒲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仲夏小旱方致祷忽大雨连日江水为涨喜而有作
作者: 陆游 〔宋代〕

旱苗垂槁叹何堪,大雨谁知变立谈。
翠麓青林吞欲尽,恶风白浪战方酣。
江翻龟窟连云泽,雷挟龙腥起雪潭。
从此年丰真少事,炷香终日坐蒲龛。

白话文翻译

在干旱的仲夏,禾苗垂死,令人叹息,谁能预料大雨会突然降临呢?
青翠的山脉和林木似乎要被压垮,狂风和白浪正酣战。
江水翻滚,龟的洞穴与云泽连成一片,雷声携带着龙的腥气,涌起雪潭。
从今往后,年年丰收,真是少了烦事,
我便整日点香,坐在蒲团上静待安宁。

注释

  • 旱苗:指因干旱而枯萎的禾苗。
  • 翠麓:青翠的山脊。
  • 恶风白浪:形容风浪猛烈。
  • 龟窟:龟的洞穴,象征安宁。
  • 龙腥:形容雷电交加时的气味。
  • 炷香:点燃香火,表示祈祷或静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兴衰,作品多以抒发爱国情怀、乡土情感为主,风格豪放,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仲夏时节,正值干旱之际,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寄托了他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歌鉴赏

陆游的《仲夏小旱方致祷忽大雨连日江水为涨喜而有作》是一首充满生动描绘与深情感慨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干旱带来的困境,禾苗枯萎,令人心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接着,诗人转而描绘了突如其来的大雨,仿佛自然界的神奇力量让人惊叹。

“翠麓青林吞欲尽,恶风白浪战方酣”,这两句展现了大雨来临时的狂暴气候,激烈的风浪似乎要吞噬一切,生动地描绘了天地间的激烈对抗,突显了自然的威力。

最后两句,诗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暗示着雨水的到来将带来好年成,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在“炷香终日坐蒲龛”中得以体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激,更是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陆游的诗性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旱苗垂槁叹何堪:干旱使禾苗枯萎,令人难以忍受。
  • 大雨谁知变立谈: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人惊讶,谁能料到这种变故。
  • 翠麓青林吞欲尽:青山绿林在大雨中似乎要被吞没,暗示自然之力的强大。
  • 恶风白浪战方酣:狂风与白浪在激烈搏斗,描绘出动荡的气氛。
  • 江翻龟窟连云泽:江水翻滚,仿佛与天上的云泽连成一片。
  • 雷挟龙腥起雪潭:雷声伴随腥气,揭示了暴风雨的来临。
  • 从此年丰真少事:雨水带来丰收,少了烦恼和忧虑。
  • 炷香终日坐蒲龛:安静地坐在蒲团上,点燃香火,享受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联系,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元素的“战斗”,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翠麓青林”和“恶风白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干旱与大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禾苗:象征生命与希望。
  • 大雨:象征突如其来的变化与恩赐。
  • 青林翠麓:象征自然的美丽与丰饶。
  • 雷电: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旱苗”指的是什么? A. 幼苗
    B. 干旱中的禾苗
    C. 豆芽
    答案:B

  2. 诗人通过什么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A. 细腻的描绘
    B. 激烈的比喻
    C. 二者皆是
    答案:C

  3. “炷香终日坐蒲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宁静与安详
    C. 兴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陆游与辛弃疾同为南宋词人,但陆游的诗多抒发对自然的敬畏,辛弃疾则更多表现对政治的关注与个人英雄主义。两者在风格上均具豪放之气,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