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丁未暮春,寄朴园三叔父》

时间: 2025-01-11 22:50:02

去岁晚春天。

叩别尊前。

世情似纸惯凉炎。

幸托慈恩怜弱息,万种周全。

今又整吟鞭。

遥记经年。

离怀默默泪重添。

独忆报琼知甚日,铭刻衔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丁未暮春,寄朴园三叔父》 去岁晚春天。叩别尊前。世情似纸惯凉炎。幸托慈恩怜弱息,万种周全。今又整吟鞭。遥记经年。离怀默默泪重添。独忆报琼知甚日,铭刻衔环。

白话文翻译:

去年晚春时节,我在您面前告别。世间的情感就像纸一样,习惯了凉薄和炎热。幸得您的慈爱,怜悯我这弱小的身躯,给予了我诸多的周全和关怀。现在我又准备吟诗,遥想起过去的岁月。离别的情怀默默地增添了眼泪。我独自回忆起报答琼瑶的时光,不知何日才能铭记于心。

注释:

  • 叩别:叩响门扉,告别的意思。
  • 尊前:指长辈面前。
  • 凉炎:指世态炎凉,感情的冷暖变化。
  • 慈恩:指长辈的恩惠与关怀。
  • 弱息:指弱小的生命或存在。
  • 整吟鞭:整理心情,准备吟诵诗歌。
  • 铭刻衔环:指铭记某种深情厚谊,或心中深藏的思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琼瑶”可能指的是一种美好的事物或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珍贵的情感和思念。此类意象在古诗中常用于表达对美好人事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尚憙,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丁未年的暮春,作者寄托于三叔父之间的情谊,表达对亲情的感激与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以“去岁晚春天”引入,勾起了春天的温暖与离别的苦涩,展现了世事的无常。“世情似纸惯凉炎”一句,展现了对人情冷暖的深切感悟,纸的脆弱象征着人情的易变与无常。而“幸托慈恩怜弱息”则转为对叔父的感激,流露出对亲情的珍惜与依赖。随着诗意的展开,离别的伤感愈发浓烈,诗人通过“离怀默默泪重添”道出心中无法言表的孤独与思念。这种情感在“独忆报琼知甚日”中达到高潮,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与不确定性。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岁晚春天”:指去年的春天结束时节,带有时间的流逝感。
    • “叩别尊前”:在长辈面前告别,体现对长辈的尊重。
    • “世情似纸惯凉炎”:感叹世事变化,情感脆弱。
    • “幸托慈恩怜弱息”:感激长辈的关怀,表达依赖。
    • “今又整吟鞭”:指再次准备吟诵,反映诗人对诗歌的热爱。
    • “遥记经年”:回忆过往,时光的流逝让人感慨。
    • “离怀默默泪重添”:离别的伤感愈发加重,情感真挚。
    • “独忆报琼知甚日”:思念深厚,不知何时能见。
    • “铭刻衔环”:表达对美好往昔的铭记。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世情似纸”)、对仗(“凉炎”与“慈恩”形成鲜明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伤感,体现了人对生活感悟的深刻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象征着脆弱的人情与世态。
  • 泪水:象征着思念与离别的痛苦。
  • 琼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珍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琼瑶”代表什么?

    • A. 珍贵的情感
    • B. 一种食物
    • C. 书籍
    • D. 一种植物
  3. “世情似纸惯凉炎”意思是?

    • A. 世事如纸,容易破碎。
    • B. 世间情感复杂而脆弱。
    • C. 人情和世态很热情。
    • D. 人情像纸一样温暖。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与人情的复杂感受。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浪淘沙》:两者都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但《如梦令》更侧重于男女情感,而《浪淘沙》则更着重于亲情。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浪淘沙》:前者思考历史的无常,后者反映家庭情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对古代诗词的深入解析。
  • 《清代文学研究》:探讨清代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