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兼赏陆生文卷》
时间: 2025-01-22 09:05: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
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
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
白话文翻译:
这群人都是竹林中的贤人,他们的心灵通过贝叶经传达。
他们在月光下讨论经典,用月亮来比喻;翻开书卷,爱好如同珠串相连。
在遥远的城市之外,那里宁静清幽,古塔显得萧条。
他们应如北山的隐士,安静地在高处卧于云端之上。
注释:
- 竹林贤:指竹林七贤,古代隐士和文人,追求清净与道义。
- 贝叶传:贝叶经是古代用贝叶书写的佛教经典,象征智慧的传承。
- 说经:讨论经典,指的是对佛教经典的解读。
- 月喻:用月亮做比喻,暗示清明与澄澈。
- 开卷爱珠连:翻开书卷,爱好如珠链般相连,形容对知识的热爱。
- 北山子:指隐士,象征遁世和追求高远的志向。
- 高顶枕云眠:形容在高处安卧,享受与世无争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活在佛教盛行的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及对佛教思想的探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皎然与陆澧夜聚山寺,讨论佛教的涅槃义,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道理的探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保持了唐诗的简练与优雅,内容则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竹林贤”与“贝叶传”的意象,展现了文人志士之间的心灵契合与智慧的传承,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讨论经典、看月喻等描绘了一个清静而又深邃的夜晚,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沉浸于这份宁静之中。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则描绘了一个恬淡的场景,古塔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这种萧疏感增加了诗的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更是将隐士的高远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结合,表达了自由自在的理想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是竹林贤:开头即引入竹林隐士,设定了文人的背景。
- 心从贝叶传:强调知识和智慧的传承,表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 说经看月喻:将经典与自然结合,体现出哲理的深邃。
- 开卷爱珠连:象征对知识的热爱,知识如珠串般美好。
- 清净遥城外:描绘出诗人心目中理想的清净环境。
- 萧疏古塔前:古塔成为时间与空间的见证,增添历史感。
- 应随北山子:引导读者向往隐士的生活方式。
- 高顶枕云眠:表达一种超然的生活理想,渴望与自然合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月亮比喻智慧的明亮。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竹林、月光、古塔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通过对佛教经典的思考,体现了对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竹林:象征隐逸与清净的生活。
- 月亮:象征智慧、明亮与清澈。
- 古塔:代表历史和时间的流逝,增加了诗的厚重感。
- 北山子:象征隐士的高洁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竹林贤指的是哪类人?
- A. 文人
- B. 武将
- C. 商人
- D. 官员
-
“清净遥城外”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繁华喧闹
- B. 宁静幽雅
- C. 热闹集市
- D. 荒凉险峻
-
诗中的“北山子”指的是?
- A. 北方的学生
- B. 隐士
- C. 文人
- D. 官员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与皎然的诗,不同之处在于李白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而皎然则更多地关注于群体的思想交流与佛教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 - 相关论文与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