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中秋后一日夜坐感作》
时间: 2025-01-27 03:55: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才过中秋,几处砧敲,冰轮倍明。
忆桂花香满,浓侵庭院,梧桐阴碧,低覆轩楹。
无伴飞觞,何人击钵,总有新诗勉强成。
空阶畔,暗蛩相答,亦诉难平。
嫦娥苦爱长生。也耐尽琼楼冷淡情。
望迢迢银汉,初更已报,茫茫玉宇,万籁无声。
枚乘观涛,谢庄赋月,各抱幽怀天地清。
沉吟久,正露华如水,斗转参横。
白话文翻译:
刚过中秋,几处传来敲打砧板的声音,明亮的月亮更加清晰。
我想起满院的桂花香,浓郁的香气弥漫在庭院中,梧桐树的阴影碧绿,低低地笼罩着我的窗前。
没有朋友陪伴我举杯对饮,谁来敲击酒碗,尽管如此,新诗总是勉强地写成。
空荡的阶梯旁,暗夜的蟋蟀在回应,似乎也在诉说着心中的不平。
嫦娥为了追求长生而感到苦恼,也忍受着琼楼的冷淡情感。
望着遥远的银河,初更时分已传来消息,茫茫的玉宇中,万籁俱寂。
枚乘观涛,谢庄赋月,各自怀抱着幽幽的心情,天地间显得格外清明。
我沉吟已久,露水如水般清澈,星斗在天上转动。
注释:
- 砧:砧板,古代人常用来敲打食物。
- 冰轮:指明亮的月亮。
- 桂花:象征中秋节的花,代表团圆和丰收。
- 飞觞:高举酒杯,表示饮酒的情景。
- 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象征孤独与追求。
- 银汉:银河,象征遥远的地方。
- 枚乘:汉代的诗人,善于描绘自然。
- 谢庄:西晋诗人,以赋月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琬怀,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后的一天,正值桂花盛开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月亮的思念与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沁园春·中秋后一日夜坐感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诗人在中秋节后,夜晚独自坐在庭院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和内心的孤独。开篇几句,描绘了中秋时节的宁静与美丽,月亮的明亮和桂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渲染出浓厚的节日气氛。然而,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逐渐转向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暗示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中对嫦娥的提及,代表着对长生的追求和对孤独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间情感的思考。最后,枚乘、谢庄的引用,表现出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慕,展现出一种对天地间幽静清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优美的自然景色,更深入探讨了人性和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才过中秋:指时间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暗示节日的余韵。
- 几处砧敲,冰轮倍明:砧板的敲打声与明亮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夜晚的宁静。
- 忆桂花香满:回忆起庭院中浓郁的桂花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节日回忆。
- 无伴飞觞:独自一人,缺乏朋友的陪伴,感到孤独。
- 嫦娥苦爱长生:提及嫦娥,表达对长生的苦恼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冰轮,形象生动。
- 拟人:蟋蟀的叫声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 对仗:整首诗运用大量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表达对中秋美好景色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孤独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
- 桂花:象征团圆与丰收。
- 蟋蟀:象征孤独和内心的诉说。
- 嫦娥:象征对长生的追求和对人间情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A. 孤独与追求
B. 快乐与团圆
C. 财富与名声
答案:A -
诗歌中“冰轮”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砧敲”主要是指什么? A. 打击乐器
B. 料理食物的声音
C. 书写的声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
- 《水调歌头》:表达对月亮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对《沁园春·中秋后一日夜坐感作》这首诗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