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母氏生辰,老者同在舟中)》

时间: 2025-01-11 10:00:05

稳泛仙舟上锦帆。

桃花春浪舞清湾。

寿星相伴到人间。

黄石公传三百字,西王母授九霞丹。

银潢有路接三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母氏生辰,老者同在舟中)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稳泛仙舟上锦帆。
桃花春浪舞清湾。
寿星相伴到人间。
黄石公传三百字,
西王母授九霞丹。
银潢有路接三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诗人乘坐着装饰华丽的仙舟,稳稳地在水面上行驶。桃花随着春风在清澈的水湾中轻轻摇曳,增添了几分生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寿星陪伴着人们降临人间,象征着长寿与幸福。接着提到黄石公的三百字的教诲,以及西王母所传授的九霞丹,暗示着长生不老的神秘知识。最后一句提到银潢通往三山,意指通向仙境的道路。


注释:

  • 稳泛:稳妥地划行。
  • 仙舟:指神仙的船只,象征着轻松与自在。
  • 锦帆:华丽的船帆,象征富贵与美好。
  • 桃花春浪:春天时桃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寿星:长寿的象征,通常指的是福寿之神。
  • 黄石公:据说是道教中的一位高人,与长生不老相关。
  • 九霞丹: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象征着追求永恒的生命。
  • 银潢:形容水面如银色,流光溢彩。
  • 三山:指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惟白,号松溪,宋代著名词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张孝祥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母亲生辰之际,诗人乘舟游玩,借景抒情,表达对母亲的祝福与对长生不老的向往。此时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诗人与老者同舟,象征着代际之间的情感联系与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生辰的祝福与对长寿的期盼。开头的“稳泛仙舟上锦帆”,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桃花随春风舞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暗示着人间美好的事物。

诗中提到的寿星,黄石公和西王母,巧妙地将神话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传达出对长寿与幸福的追求。这不仅是对母亲的祝福,也是对生命的思考。最后一句提到的“银潢有路接三山”,则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明诗人渴望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象鲜明,表现出一种轻松惬意的生活态度,同时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长生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稳泛仙舟上锦帆:描绘了诗人乘坐华丽的仙舟,平稳地行驶在水面上,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2. 桃花春浪舞清湾:春天的桃花在水湾中随风摇曳,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3. 寿星相伴到人间:寿星的到来象征着长寿与祝福,是对母亲生辰的祝愿。
  4. 黄石公传三百字:提到黄石公的教诲,暗示着长生的奥秘与智慧。
  5. 西王母授九霞丹:西王母所传授的长生药,象征着对不老的向往。
  6. 银潢有路接三山:描绘了通往理想境地的通路,象征着追求理想与美好生活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比喻为仙舟,描绘了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 拟人:桃花随春风舞动,赋予自然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着对生命的珍视与祝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对长生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舟: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
  • 桃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寿星:象征长寿与幸福的神灵。
  • 黄石公与西王母:代表着道教文化中的长生不老理念。
  • 三山:象征理想的境地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稳泛仙舟上锦帆”中的“稳泛”是什么意思? A. 快速划行
    B. 稳妥地划行
    C. 漂泊不定
    答案:B

  2. “桃花春浪舞清湾”中的“春浪”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波浪
    B. 春天的桃花
    C. 春天的风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寿星”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作品以其豪放之风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著称,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
  • 在对长生的主题上,张孝祥的《浣溪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艺术》

以上是对《浣溪沙(母氏生辰,老者同在舟中)》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