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雷伯石朱廉水宏善寺观海棠》

时间: 2025-01-11 22:38:28

精蓝丛灌隐南村,双树还堪止世尊。

地僻且能辞俗驾,春深犹有未醒魂。

攒红玉界铢衣缬,浮白云窠醉颊浑。

谁是前身拈笑侣,乱香飘缀不留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精蓝丛灌隐南村,
双树还堪止世尊。
地僻且能辞俗驾,
春深犹有未醒魂。
攒红玉界铢衣缬,
浮白云窠醉颊浑。
谁是前身拈笑侣,
乱香飘缀不留痕。

白话文翻译:

在隐蔽南村的碧蓝丛林中,
双树依旧能让佛祖驻足。
虽然地处偏僻,却能辞去世俗的羁绊,
春天深处仍有未醒的灵魂。
红花点缀着玉界,衣袂飘然,
在白云的巢穴中,醉意朦胧。
谁才是前生的欢笑伴侣,
缕缕芳香飘散,却没有留下痕迹。

注释:

  • 精蓝:指深蓝色,形容自然景色的清新。
  • 世尊:指佛陀,尊称。
  • 辞俗驾:辞去世俗的驾驭,意指摆脱世俗的束缚。
  • 未醒魂:指尚未觉悟的灵魂。
  • 攒红:聚集红色花瓣。
  • 玉界:象征美丽的境界。
  • 云窠:云彩的巢穴,意指高远的地方。
  • 拈笑侣:指昔日的欢笑伴侣。
  • 乱香飘缀:形容香气四散,飘荡不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世安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可能是在某次春游中创作,诗人游览宏善寺附近的海棠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借此抒发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描绘,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灵魂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精蓝丛灌隐南村”,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南村,蓝色的天空和丛生的植物,给人一种隐秘而清新的感觉。接着提到“双树还堪止世尊”,不仅表现出对自然的敬仰,也映射出佛教文化中的一种超脱。

在诗的中段,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排斥,“地僻且能辞俗驾”,体现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春天虽已深厚,但“未醒魂”暗示着一种未被世俗打扰的灵魂状态,增添了一分神秘感。后半部分的“攒红玉界”和“浮白云窠”则通过鲜花和白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灵魂的追寻。

最后的“谁是前身拈笑侣”引发了对往昔情感的思索,香气飘散却无踪迹,表现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法再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传达了对自然、灵魂及人生的感悟,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精蓝丛灌隐南村:描绘了南村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2. 双树还堪止世尊:引入佛教意象,强调自然的神圣与超然。
  3. 地僻且能辞俗驾:表现出对人世烦扰的逃避和向往清净。
  4. 春深犹有未醒魂:暗示从未被世俗污染的灵魂,充满诗意。
  5. 攒红玉界铢衣缬:红花点缀,象征美好生活。
  6. 浮白云窠醉颊浑:云彩的轻盈与醉意,营造梦幻感。
  7. 谁是前身拈笑侣:对过去情感的回忆与探讨。
  8. 乱香飘缀不留痕:美好事物的短暂,感叹无尽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白云窠”,白云比喻梦幻般的境界。
  • 拟人:如“醉颊浑”,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灵魂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叹,传递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村:象征隐逸、宁静的生活。
  • 双树:象征自然的神圣与永恒。
  • 春深:象征生命的蓬勃与灵魂的觉醒。
  • 红玉: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 云窠:象征高远与梦幻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A) 文人
    • B) 佛陀
    • C) 神仙
    • D) 圣人
  2. 诗中提到的“未醒魂”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醒悟的灵魂
    • B) 未被世俗污染的灵魂
    • C) 已经沉睡的灵魂
    • D) 迷失的灵魂
  3. “攒红玉界铢衣缬”中“红”主要指代什么?

    • A) 夕阳
    • B) 海棠花
    • C) 红色衣物
    • D) 酒

答案

  1. B) 佛陀
  2. B) 未被世俗污染的灵魂
  3. B) 海棠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胡世安的诗更注重灵魂的超脱,而白居易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