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

时间: 2025-05-02 21:18:17

忆昔东风入芳草,柳绿花红看总好。

今日风吹陌上尘,莺啼燕语俱伤神。

忧来感人泪沾臆,未必春光不如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东风入芳草,
柳绿花红看总好。
今日风吹陌上尘,
莺啼燕语俱伤神。
忧来感人泪沾臆,
未必春光不如昔。

白话文翻译

回想往昔,春风吹拂着芳草,柳枝青翠,花儿红艳,那时的景色真是美好。可是今天,风卷起路上的尘土,黄莺啼鸣,燕子鸣叫,都让我感到心情沉重。忧愁来袭,令人泪湿衣襟,或许现在的春光并不比往昔差。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芳草:美丽的草地,春天的象征。
  • 陌上尘:路上的尘土,暗示环境的变化和心情的压抑。
  • 莺啼燕语:黄莺的鸣叫与燕子的声音,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生机。
  • 感人泪沾臆:感情深切,泪水湿透衣襟。
  • 未必:未必,表示一种不确定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元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兼擅诗文。刘基在政治上曾有卓越贡献,尤其是在明初的政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

创作背景

《春思》创作于春天的时节,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感受到内心的忧愁,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回忆的追忆。此时的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烦恼交织,使得诗人的心情倍感沉重。

诗歌鉴赏

《春思》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怀念与当下现实的失落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柳绿花红的景象让人倍感愉悦,仿佛是对往昔生活的美好记忆。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当下的失望和忧愁逐渐显露出来。风吹起的尘土,莺啼燕语的声音都成了伤感的源泉,表现出诗人心中无法言喻的惆怅。

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不仅在怀念过去的美好,同时也在反思当下的现实,深刻地揭示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后一句“未必春光不如昔”则给人以思考,虽有忧愁,但也暗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昔东风入芳草:回忆往昔春风拂过芳草,表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柳绿花红看总好:柳树青翠,花儿红艳,那时的景象真是让人欣赏。
  • 今日风吹陌上尘:如今风起,扬起路上的尘土,暗示现实的浑浊与烦恼。
  • 莺啼燕语俱伤神:黄莺的鸣叫与燕子的叫声都让人感到忧伤。
  • 忧来感人泪沾臆:忧愁袭来,令我泪水浸湿衣襟。
  • 未必春光不如昔:或许现在的春光并不逊色于往昔,暗示一种宽慰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柳绿花红”和“莺啼燕语”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风、莺鸟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以“春光”比喻生活的美好,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对现实忧愁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虽有忧伤但依然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机。
  • 芳草:代表着青春与美好。
  • 柳绿花红:描绘春天的色彩,象征美好和希望。
  • 陌上尘:暗示生活的烦恼与不如意。
  • 莺啼燕语:春天的声音,象征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思》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白居易

  2. “今日风吹陌上尘”中,‘陌上尘’指的是什么? A. 清新的空气
    B. 道路上的尘土
    C. 柳树的落叶
    D. 春天的雨水

  3. 诗中提到的“莺啼燕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喜悦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思》与《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春望》更加强调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春思》则更专注于个人情感的变化。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