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

时间: 2025-01-27 03:24:04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

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

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
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
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白话文翻译:

我最喜欢僧人的房子旁边的竹子,春天来时它们一直长到池塘边。
白云遮住了天空,显得格外明亮;雪花压在竹子上,竹子半低垂着。
看不见山上的树叶,只能听见枝条轻轻拂动地面的声音。
今晚我兴致勃勃,只有你,子猷,能理解我的心情。

注释:

  • 僧房竹:指寺庙旁的竹子,表现出对清净、简朴生活的热爱。
  • 春来长到池:春天来临,竹子生长旺盛,延伸至池塘边,象征生命的蓬勃。
  • 云遮皆晃朗:云层遮挡,但仍然显得明亮,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雪压半低垂:雪压在竹子上,导致竹子向下低垂,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 鄙夫:自谦,指自己,表达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活跃于贞元年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于雪夜,李端在山寺中独自一人,借助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夜中僧房竹子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孤独生活的深刻体验。开篇以“独爱僧房竹”表明了诗人的偏爱,竹子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清高和坚韧品格的象征。在春天的阳光照耀下,竹子生机勃勃,生长至池塘边,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接着,诗人描绘了雪夜的景象,“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意境。诗中的“雪压”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隐喻了生活中的重压与沉重,而“半低垂”的竹子则表现了面对压力时的坚韧与柔韧。

后两句“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在此刻的喜悦和孤独中,渴望友人能理解自己的情感,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爱僧房竹: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暗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2. 春来长到池:春天的生命力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3. 云遮皆晃朗:描写天气的变化,云遮不挡,却让世界显得更加明亮。
  4. 雪压半低垂:雪的重量让竹子低垂,暗示生活的压力。
  5. 不见侵山叶:此句表现了夜色的深邃与宁静,山中的树叶在雪夜中消失不见。
  6. 空闻拂地枝:只有枝条拂动的声音,增添了孤独感。
  7. 鄙夫今夜兴:自谦地称自己,透露出内心的愉悦。
  8. 唯有子猷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情感真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与诗人的情感相联系,隐喻坚韧与清高。
  • 拟人:雪压竹子,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影响。
  • 对仗:如“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哲理性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
  • :代表孤独与重压。
  • :象征变化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最喜欢什么植物? A. 菊花
    B. 竹子
    C. 桃花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A. 雨夜
    B. 雪夜
    C. 晴天
    答案:B

  3. “鄙夫”在这里指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僧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描绘了竹子的意象,但更侧重于友人相聚的温馨。而李端的诗则在孤独中寻求理解,情感更为复杂和深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