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怀古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4:38:19

阖闾丘墓变为庵,白虎还应护佛龛。

青嶂至今余剑气,讲台终古契禅谈。

只缘顽石点头悟,不信清泉一味憨。

亭下二仙何处去,晓来鹤涧霭烟岚。

意思解释

虎丘怀古二首 其二

原文展示:

阖闾丘墓变为庵,白虎还应护佛龛。
青嶂至今余剑气,讲台终古契禅谈。
只缘顽石点头悟,不信清泉一味憨。
亭下二仙何处去,晓来鹤涧霭烟岚。

白话文翻译:

阖闾的坟墓如今变成了庵堂,白虎依然守护着佛龛。
青山至今仍残留着剑气,讲台上永远契合着禅宗的讨论。
只因为顽石终于懂得了悟道的道理,不相信清泉总是那样憨态可掬。
亭子下的二位仙人现在哪里去呢?清晨时分,鹤飞过的山涧弥漫着烟雾和云岚。

注释:

  • 阖闾: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吴王阖闾,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 丘墓:指阖闾的墓,后来的庵堂则代表了一种宗教与历史的交融。
  •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常被视为守护神。
  • 青嶂:青翠的山峰,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宁静。
  • 剑气:可能指武士的气势或剑术的精髓。
  • 讲台:指讲解佛理的地方,与禅宗的讨论相结合。
  • 顽石:指那些看似坚硬不化、难以觉悟的石头,象征愚钝之人。
  • 二仙:传说中的仙人,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人物。
  • 鹤涧:指鹤飞过的山涧,表现了自然的灵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安魁(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诗风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历史人物,展示出一种禅意和哲学的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虎丘的怀古,表达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生活的反思,旨在探求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虎丘怀古二首 其二》是一首结合历史与哲学的诗作,诗人以虎丘的历史遗迹为背景,结合个人的感悟,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首句“阖闾丘墓变为庵”开篇即点明了历史的变迁,阖闾的墓地不再是王者的象征,而是转化为庵堂,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渗透与人们信仰的转变。接着“白虎还应护佛龛”一句,白虎不仅是守护神,更是对信仰的守护,寓意着历史与信仰的交织。

“青嶂至今余剑气”中,青山依旧,剑气犹存,表达了对武士精神的缅怀与对历史传承的珍视。诗人以“讲台终古契禅谈”来反映禅宗思想的延续,探讨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关系。

后两句“只缘顽石点头悟,不信清泉一味憨”,诗人通过顽石的觉悟与清泉的懵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文化的深邃与表象的愚钝。最后“亭下二仙何处去,晓来鹤涧霭烟岚”则带有一种超脱与淡然,既是对仙人的追问,也是对历史无常的感慨。

全诗以深邃的哲理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历史的怀古情怀,令读者在思考中领悟到人生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阖闾丘墓变为庵:历史的遗迹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信仰的转变。
  2. 白虎还应护佛龛:尽管历史已然改变,守护的精神依旧存在。
  3. 青嶂至今余剑气:历史的气息仍在,象征着曾经的辉煌。
  4. 讲台终古契禅谈:禅宗思想的延续与历史的深邃。
  5. 只缘顽石点头悟:顽固的人也能有所领悟,强调内心的觉醒。
  6. 不信清泉一味憨:表面上的安宁与愚昧,暗示深层的思考。
  7. 亭下二仙何处去:对超脱之境的追寻与对历史的思索。
  8. 晓来鹤涧霭烟岚:自然的美与历史的朦胧,渗透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阖闾丘墓”与“白虎龛”,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比喻:将顽石与清泉进行对比,表现出悟道的不同状态。
  • 意象:青嶂、白虎、鹤涧等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的怀古,探讨历史、信仰与人生态度的关系,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过往的沉重怀念。诗人试图引导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自我,感悟人生的真谛。

意象分析:

  • 阖闾:象征历史与权力的消逝。
  • 白虎:守护与信仰的象征。
  • 青嶂:自然的永恒与历史的积淀。
  • 剑气:武士精神与勇气的象征。
  • 顽石:愚钝与觉悟的对立。
  • 清泉:表面上的安宁与内心的愚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阖闾丘墓变为庵”的含义是: A. 历史变迁
    B. 佛教兴起
    C. 自然景观
    D. 战争

  2. “只缘顽石点头悟”中“顽石”象征: A. 清泉的愚笨
    B. 愚钝的人
    C. 历史的沉重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但安魁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