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作》

时间: 2025-01-27 03:54:47

寒夜卧林庐,萧然适有余。

虫悲号坏壁,灯暗守残书。

养拙天知我,安贫老似初。

虽非漆园吏,也作蝶蘧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夜卧林庐,萧然适有余。
虫悲号坏壁,灯暗守残书。
养拙天知我,安贫老似初。
虽非漆园吏,也作蝶蘧蘧。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夜晚,我躺在林间的小屋里,感到悠然自得。
墙壁破旧,虫声悲鸣,灯光昏暗,我守着残破的书籍。
我养成了淳朴的性情,上天明白我的心思,安贫乐道,老来如同最初。
虽然我不是漆园的官吏,却也能过得像那自由的蝴蝶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夜:寒冷的夜晚。
  • :躺下。
  • 萧然:形容心境宁静、清淡。
  • 虫悲:虫鸣声悲凉。
  • :哭号,悲鸣。
  • 坏壁:破旧的墙壁。
  • 灯暗:灯光暗淡。
  • 残书:残缺不全的书籍。
  • 养拙:培养朴素、淳厚的性格。
  • 安贫:安于贫穷的生活。
  • 漆园吏:指管理漆园的官吏,寓意富贵。
  • 蝶蘧蘧:形容自由自在的生活。

典故解析: “漆园吏”出自古代,指的是专门管理漆树的官员,与富贵生活相联系。此处用来对比诗人的安贫乐道,强调内心的自由与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剑南居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诗歌风格深受个人经历影响,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枕上作》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贫困与失落,但仍然保持着清高的气节和宁静的心境。诗词的创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枕上作》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整首诗在寒冷的夜晚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典雅的环境,寒夜、林庐、虫鸣,这些意象不仅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随后的“养拙天知我,安贫老似初”两句,提出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他承认自己的贫困,但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这种状态的接受和安然。结尾“虽非漆园吏,也作蝶蘧蘧”则是诗人的自我解脱,虽然没有高官厚禄,但他却想过得如同自由自在的蝴蝶一般,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看法和对内心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夜卧林庐: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躺在小屋中。
  2. 萧然适有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3. 虫悲号坏壁:虫鸣声悲凉,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环境的破旧。
  4. 灯暗守残书:灯光昏暗,象征着诗人的生活困境与坚持。
  5. 养拙天知我:表明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认同。
  6. 安贫老似初:强调安于贫困的生活态度。
  7. 虽非漆园吏:对比传统的富贵生活。
  8. 也作蝶蘧蘧: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蝴蝶的自由,表达对生活的向往。
  • 拟人:虫鸣的“悲声”,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养拙天知我,安贫老似初”,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接受与乐观,同时通过对比展示了内心的自由与淡泊,强调了个体价值的真正来源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灵的富足与自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夜:象征孤独与清冷。
  • 虫鸣:暗示萧条与悲凉。
  • 灯光:象征知识与思考。
  • 残书:代表过往的经历与知识的积累。
  • :象征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枕上作》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陆游
    • C. 白居易
    • D. 李白
  2. 诗中“虽非漆园吏”意指什么?

    • A. 诗人有官职
    • B. 诗人追求自由生活
    • C. 诗人对官职的渴望
    • D. 诗人感到失落
  3. 诗中“灯暗”象征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困境
    • C. 精神愉悦
    • D. 充满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宋之问《也有幽兰香》
  2.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枕上作》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关注内心的宁静,而陶渊明则强调自然的田园生活。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