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时间: 2025-01-08 07:46: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作者:李曾伯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
表里一壶天。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
怅未了尘绿。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月亮虽然是三五之时,但宝鉴(即月亮)却并不完整。
今夜是圆月,兔子的影子才是十分圆满。
又能在平坦的岸边系上船缆,冷冷的水面浸透千顷,
里面外面都如一壶的天空。
我在疲惫的蓬窗下,拼命克制着夜深的困倦。
想起嫦娥,她一定会笑我,鬓发苍然。
我平生所追求的玩乐,依然记得那历历在目的旧山川。
如何才能乘着木筏去拜访北斗星,询问广寒宫殿的消息,
怅然未了的尘世烦恼。
希望能赐我长生不老的药,让我的骨骼变为仙人。
注释:
- 宝鉴:指月亮,古代常用的称谓。
- 兔魄:指月亮的形状,寓意为“兔”的形状。
- 平滩:指平坦的水边。
- 千顷:形容水面广阔。
- 扶惫蓬窗:指倚靠在蓬松的窗前。
- 嫦娥:月宫的女神,传说中的仙女。
- 长生药:传说中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字子华,号惭愧,晚号苕溪居士。其诗风清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庚申年的十六夜,正值中秋之际,诗人借月抒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长生的渴望,反映了社会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是一首典雅的词作,诗人在月夜下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描写昨夜的月亮虽不圆,但今夜的月才是完美的。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月亮的美丽,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接下来的“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夜深人静之时,往往是思绪最为活跃的时候。
诗中提到的“嫦娥”与“长生药”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渴望能够跨越现实的束缚,去往仙境,实现长生的梦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抒情的方式,引导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昨夜的月亮虽然是农历十五,但并不完整,表达一种对今夜圆月的期待。
-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今夜月亮已圆,兔子的影子象征着满月的美好。
-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描绘了平坦水面和宁静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 表里一壶天:比喻水面如同一壶天空,反射出月亮的美丽。
-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在窗下强打精神不想入睡,展现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的纠结。
-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想起嫦娥,感到自己老去,产生一种无奈和惆怅。
-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回忆过往的追求与美好景物,带来一丝怀旧。
-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渴望能乘木筏去月宫询问仙人的消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怅未了尘绿:对尘世烦恼的无奈与感慨。
-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希望得到长生不老的药,实现超脱于尘世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宝鉴”,形象生动。
- 拟人:嫦娥被赋予了笑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表里一壶天”与“冷浸玻璃千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美好与圆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愿望。
- 嫦娥:代表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长生药:寓意着对永恒生命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月亮的期待? A. 今宵既望
B. 昨夜虽三五
C. 想嫦娥,应笑我 -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追求长生
C. 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对现实不满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贺铸的《天净沙·秋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对月亮的赞美,但李曾伯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心境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探讨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及背景。
- 《宋代诗人研究》——对宋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