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三 丙戌寿蜀阃》
时间: 2025-01-08 16:21: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其三 丙戌寿蜀阃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
地利属人和。
位次功第一,未数酂侯何。
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
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
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
留不住岷峨。
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白话文翻译
千年英杰涌现,百国山河壮丽。
宇宙之大,几分掌握在手,万里征战凭借天命。
十辆战车如同晋国的军旗,三年锁闭在秦关,
地利人和显得尤为重要。
功劳第一的位置,谁能与酂侯相比呢?
点燃青油,手持柴火,听那黄麻的歌声。
天地间一切都已整顿,玉殿中伺候着羲娥。
且在东湖边醉看花柳,西湖上荡舟游玩,
却无法留住那壮丽的岷山。
谁来为我吟诵,在儒馆中,浓墨书写诗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一载:象征千年一载,意指时间的久远。
- 提封:掌握、掌控。
- 天戈:指天上的战争,象征天命或权力。
- 位次功第一:指在功绩的排名中位列第一。
- 酂侯:古代的一个封号,指地位显赫的人物。
典故解析:
- 晋军:指晋国的军队,象征强盛的军力。
- 秦关:指秦国的关隘,象征国家的防御。
- 羲娥:指月亮女神,象征美好与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君明,号惭愧,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以豪放之情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丙戌年,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和国家山河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当下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引入,体现出对千年历史的概括,以及对国家壮丽河山的自豪感。接下来的“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则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对权力与战争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十乘晋军旗鼓”和“三岁秦关扃锁”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瞬间将读者带回到错综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接下来的“地利属人和”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在后半部分中,诗人以“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反映出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则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尽管“留不住岷峨”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整首诗在对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与美好生活的思考与向往,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开篇以时间与空间的广阔,引出历史英杰和国家山河。
-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表达对权力和战争的思考,强调宇宙的浩瀚与个人命运的渺小。
-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历史的对比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和地理条件的重要性。
- “位次功第一,未数酂侯何。”:表明功绩的评判标准与对历史人物的钦佩。
- “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描绘轻松的生活场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 “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对文化与文学的思考,感叹诗歌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里仗天戈”,比喻战争的壮阔。
- 夸张:如“提封几半宇宙”,强调权力的掌控。
- 对仗:如“建青油,持柴荷”,表现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英雄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杰:象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 山河:指国家的壮丽河山,象征民族的力量。
- 青油、柴荷、黄麻:代表生活中的细节,反映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曾伯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酂侯”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地方
- B. 一个历史人物
- C. 一个诗词
- D. 一种食物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登高》王勃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历史与生活的思考,但更突出个人情感与对月亮的赞美;而李曾伯的作品则更注重对国家与历史的宏观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