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思亲》

时间: 2025-01-27 03:24:53

无言凝咽。

难解柔肠千万结。

倦倚妆台。

惟愿慈亲入梦来。

白云望断。

泪染罗襟红欲遍。

愁压眉尖。

怕见春光不捲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言凝咽。难解柔肠千万结。倦倚妆台。惟愿慈亲入梦来。白云望断。泪染罗襟红欲遍。愁压眉尖。怕见春光不捲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无言的哽咽,心中千丝万缕的情感难以解开。她倦怠地倚靠在妆台上,内心只希望慈爱的母亲能够在梦中相见。白云飘渺,远望无际,泪水浸染了衣襟,愁苦的情感压在眉头,怕看到春天的阳光而不愿拉开窗帘。

注释:

  • 无言凝咽:形容因思念而说不出话,眼泪在喉咙里打转。
  • 柔肠千万结:形容内心柔软而复杂的情感结,难以解开。
  • 倦倚妆台:倦怠地依靠在化妆台上,表示一种疲惫的状态。
  • 慈亲:慈爱的母亲。
  • 白云望断:形容白云在远方,似乎无尽无边,无法触及。
  • 泪染罗襟:泪水染湿了衣襟,表现出强烈的悲伤。
  • 愁压眉尖:愁苦的情绪沉重地压在眉头上。
  • 春光不捲帘:不愿意见到春天的光景,表示心情的沉重。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白云望断”可以联想到古人在表达思乡或思亲时常用的意象,白云象征着遥远和无尽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玉莺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她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她常以女性的视角和情感为主题,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亲情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际,可能是在离家或失去亲人的情况下,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依恋。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 思亲》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开头的“无言凝咽”便直接抓住了读者的心,深刻而又直接地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哽咽。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成,展现了思亲的复杂心境。

“倦倚妆台”一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疲惫,似乎生活的琐事和思念的重压让她感到无力。诗中的意象,如“白云望断”和“泪染罗襟”,不仅形象生动,也使得诗人的思念更为深刻。白云的渺茫与泪水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思亲之情的沉重和无奈。

结尾的“怕见春光不捲帘”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高潮,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此时却成为了诗人心情的负担。她宁愿不去见阳光,也不愿看到春光的明媚,反而希望在梦中与母亲重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恰恰是母爱深沉与思念痛苦的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言凝咽:表达诗人因思念而哽咽,无法言语。
  2. 难解柔肠千万结:形容内心千丝万缕的情感,难以理清。
  3. 倦倚妆台:显示出疲惫和无力,倚靠在妆台上。
  4. 惟愿慈亲入梦来:期盼母亲能在梦中相见,渴望亲情。
  5. 白云望断:目送远方的白云,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思念。
  6. 泪染罗襟红欲遍:泪水染湿了衣襟,愁苦的情感溢于言表。
  7. 愁压眉尖:愁苦的情绪沉重地压在眉头,显得无比沉重。
  8. 怕见春光不捲帘:对春天的光景感到恐惧,不愿意去揭开窗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染罗襟”,形象地描绘了悲伤的状态。
  • 对仗:例如“无言凝咽”“难解柔肠”,形成了对称之美。
  • 意象:白云、春光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思念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亲情展开,表露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生活中的孤独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白云:象征着遥远、无尽的思念与希望。
  • 泪水:象征悲伤与思念,显示了内心的脆弱。
  • 妆台:代表女性的生活环境,隐喻着诗人的身份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感到“无言凝咽”? A. 失去亲人
    B. 因为工作压力
    C. 因为爱情不顺
    D. 因为朋友离去

  2. “倦倚妆台”中“倦”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疲惫
    C. 惊讶
    D. 兴奋

  3. 诗中“怕见春光不捲帘”体现了怎样的心态? A. 期待春天
    B. 对春天的恐惧与无奈
    C. 对春天的喜爱
    D. 想要外出游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可以比较胡玉莺的《思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对亲情的描写,前者更侧重于母爱的思念,后者则在爱情和思念之间更为复杂,展现出女性对情感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