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丙申上元风雨中喜金月石见过》

时间: 2025-01-11 21:59:43

早喜春回律管,行看绿转霜柯。

精金犹待共研磨。

光焰飞腾盲左。

煮茗偏宜坐雨,论心合放高歌。

北行苏学意如何。

圆镜不遭尘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喜春回律管,行看绿转霜柯。
精金犹待共研磨。光焰飞腾盲左。
煮茗偏宜坐雨,论心合放高歌。
北行苏学意如何。圆镜不遭尘涴。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已经回归,律管的声音让我欣喜,
走在路上看着绿色的枝条已经换下了霜的痕迹。
精金还需要共同研磨,光辉四射却让人迷茫。
煮茶时坐在雨中最为合适,谈论心事时尽情高歌。
北上学习苏州的风尚,究竟有什么收获?
洁净的圆镜不沾染尘垢。

注释:

  • 早喜春回律管:早早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律管指古代乐器,象征春天的到来。
  • 绿转霜柯:绿色的枝条已经脱去霜的覆盖,象征春天的生机。
  • 精金犹待共研磨:比喻优秀的人才和事物还需经过磨练和打磨。
  • 光焰飞腾盲左:光辉四散,令人迷惘不见方向。
  • 煮茗偏宜坐雨:煮茶时坐在雨中正好,体现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论心合放高歌:谈论心事时可以尽情歌唱,表达心中的情感。
  • 北行苏学意如何:北上去学习苏州的文化,反问对其的理解。
  • 圆镜不遭尘涴:干净的镜子不受尘埃污染,象征纯洁、清明。

典故解析:

  • “春回”常用于表达春天的到来,象征新的开始;
  • “苏学”指苏州的学术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3-1980),字子秋,号梦阮,江苏南通人。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民俗、自然为题材,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丙申年(1986年),恰逢上元(元宵节),诗人在风雨中欣赏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生活和学习的思考,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回归为起点,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早喜春回律管”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带来的愉悦心情,紧接着“绿转霜柯”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生命的力量与希望。诗人通过“精金犹待共研磨”比喻人生的磨炼,强调对待人生的态度,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雨中煮茶,既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象中融入了哲理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出诗人对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渴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文化的追求,也反映出个人对社会、历史的思考。诗歌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理想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哲理的光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喜春回律管:表现春天的早期回归,激发诗人内心的欢喜。
  2. 行看绿转霜柯:描绘春回大地,绿意盎然,霜冻已去。
  3. 精金犹待共研磨:强调人或事物的优秀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
  4. 光焰飞腾盲左:光辉的四处飞舞但让人迷失方向。
  5. 煮茗偏宜坐雨:雨中煮茶,暗示一种悠闲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6. 论心合放高歌:在谈心时可以放声高歌,显现出内心的自由与激情。
  7. 北行苏学意如何:询问学习的意义与收获,体现对知识的渴望。
  8. 圆镜不遭尘涴:象征内心的纯洁与高尚,表达对清明与真理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磨炼,强调成长的过程。
  • 对仗:如“煮茗偏宜坐雨,论心合放高歌”,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光焰飞腾似乎有了情感,使意象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思考,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新生与希望,生活的更新。
  • :象征洗涤与清新,内心的宁静。
  • :象征价值与潜力,待磨练的优秀。
  • :象征纯洁与真实,内心的明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龙榆生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春回律管”中的“律管”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乐谱
    • C. 一种乐器的音调
    • D. 一种舞蹈
  3. “北行苏学意如何”表达了什么?

    • A. 对旅行的期待
    • B. 对学习的渴望
    • C. 对苏州的怀念
    • D. 对春天的感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将龙榆生的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感受,但龙榆生的诗更加直接,涉及生活的哲思,而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渲染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均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