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八月秋中玉律》
时间: 2025-01-24 07:49: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月秋中玉律,十分月满瑶台。
芳姿谪下佛宫来。疑是东方世界。
黛绿旋闻香发,桃红新晕芳腮。
春风满面笑容开。长似观音自在。
白话文翻译:
在八月的秋季,玉律正当时,
满月照耀瑶台。
她的美丽姿态仿佛是从佛宫下凡,
我怀疑她是否来自东方的仙境。
黛色的发丝散发着香气,
桃红的脸颊如新晕般动人。
春风拂面,她笑容满面,
宛如观音那样自在。
注释:
- 玉律:指的是和谐的音乐或调律,象征着美好的时节。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高洁、美丽的地方。
- 芳姿:美丽的姿态,指代女子的容貌。
- 谪:指被贬谪或下凡,常用于形容仙女或神明下凡。
- 黛绿:形容黑色或深色的发,常用来描写女子的秀发。
- 桃红新晕:形容女子的脸如桃花般娇艳。
- 观音:佛教中的慈悲化身,象征着温柔与善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宋代某位文人。宋代是中国诗词的繁荣时期,诗人们常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八月中秋,正值秋季,月亮最为明亮,诗人在此时以月亮为引,抒发对美的向往与追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八月秋中玉律》是一首描写秋天和美丽女子的词作,词中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间美的赞美。开头的“八月秋中玉律”将时间和季节定了下来,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和谐的氛围。接着以“十分月满瑶台”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瑶台之上的景象,给人一种美好而神秘的感觉。
“芳姿谪下佛宫来”一句,进一步引入了美丽女子的意象,仿佛是天上的仙女降临人间,神秘而又令人向往。诗人通过“疑是东方世界”表现了对这位女子的惊艳与崇敬,营造出一种奇妙的幻境。
接下来的“黛绿旋闻香发,桃红新晕芳腮”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使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娇美和芳香,给人一种如春风拂面般的温暖感受。最后一句“长似观音自在”,将女子与观音相比较,强调了她的温柔与慈悲,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宋代词人追求自然与人情融合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月秋中玉律:描绘八月的秋天,音乐和谐、清新。
- 十分月满瑶台: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仙境般的瑶台,象征美好。
- 芳姿谪下佛宫来:美丽的女子仿佛是从佛宫下凡,描绘她的神秘与优雅。
- 疑是东方世界:诗人怀疑她来自东方的仙境,增强神秘感。
- 黛绿旋闻香发:女子的黑发散发香气,形象生动。
- 桃红新晕芳腮:娇艳的脸颊如桃花般美丽,增添了色彩。
- 春风满面笑容开:春风的温暖使她笑容满面,表现出欢乐。
- 长似观音自在:女子的气质如观音般自在,表现了理想的女性形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女子比作观音,增添了神秘和温柔的气质。
- 对仗:如“黛绿旋闻香发,桃红新晕芳腮”,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拟人:通过“春风满面笑容开”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与人间美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女性形象的追求,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中:象征成熟与丰盈。
- 月:象征着清澈与美好。
- 瑶台:象征着仙境与高洁。
- 芳姿:象征着美丽与优雅。
- 观音:象征着慈悲与温柔。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增添了文化内涵,象征美好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芳姿谪下佛宫来”中的“谪”字意思是?
- A. 升天
- B. 下凡
- C. 旅行
- D. 离开
-
诗中将女子比作哪个形象?
- A. 嫦娥
- B. 观音
- C. 西施
- D. 王昭君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皆以月亮为意象,但《静夜思》更多的是思乡情,而《西江月》则注重描绘女子之美,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