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
时间: 2025-04-28 02:06:1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大有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吊影幽蛩,舞风寒翠,助哀吟偏在长夜。
掩珠栊依稀旧日情话。姮娥不似旧情浅,尚徘徊清光穿罅。
此境漫说凄凉,离人更难堪也。
殊方地,应自诧。撼枕尽涛声,怒雷翻押。
天黑云昏,那见丽秋如画。
到此定怀乡国,身如在蕉窗荷榭。
为君忆宋玉招魂,蛮笺细写。
白话文翻译:
幽暗的影子和悲鸣的蟋蟀,伴随着寒风飘舞的青翠,长夜中更显得哀伤。
掩住珠帘,模糊了往日的情话。嫦娥的情感已不再那么浅薄,依旧徘徊在清光透过缝隙的地方。
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可以谈论凄凉,但离别的人更加难以承受。
在远方的地方,或许应当自我惊诧。枕边的涛声不断,怒雷翻滚着压下。
天色黑暗,云层低沉,难以看到如画的美丽秋天。
在此时,我更是思念故乡,仿佛身处蕉窗和荷花厅。
为你追忆宋玉的幽魂,细细在纸上书写。
注释:
- 幽蛩:指蟋蟀,因其声音清幽而得名。
- 姮娥:嫦娥,月宫的女神,常与离别和思念相关。
- 珠栊:珠帘,古代窗帘,用珠子串成,常用于装饰。
- 蛮笺:指细腻的纸张,常用于书信或诗词的书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以抒情为主,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大有》是汪东在某个孤独的夜晚写就,此时他或许身处他乡,思念故乡的情感激荡心头,表达了对旧日情感的追忆和对离别的苦痛。
诗歌鉴赏:
《大有》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苦涩与思乡的情怀。诗的开头,通过“吊影幽蛩”与“舞风寒翠”,构建出一个孤寂而清冷的夜晚,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提到嫦娥,暗示了诗人对旧情的缅怀,嫦娥的形象不仅仅是月亮的象征,更是对过往恋情的象征。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反复强调“离人更难堪”,通过对比使得离别的痛苦愈发明显。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形成了一个悲伤而又美丽的情境。最后,诗人以“为君忆宋玉招魂”作结,表明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事的追忆,传达了深厚的人情味和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吊影幽蛩:描绘了一种孤独而悲凉的夜晚,蟋蟀的鸣叫更增添了氛围。
- 舞风寒翠:寒风中青翠的景象,意味着在冷清的环境中舞动的生命。
- 助哀吟偏在长夜:长夜之中,哀伤的吟唱愈加明显,暗示孤独的感受。
- 掩珠栊依稀旧日情话:珠帘掩盖下的旧情话,表示对往昔的模糊记忆。
- 姮娥不似旧情浅:嫦娥的情感已不再简单,暗指复杂的情感经历。
- 尚徘徊清光穿罅:清光透过缝隙,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 此境漫说凄凉: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谈论凄凉,离别的痛苦更加深重。
- 离人更难堪也:离别之人承受的苦痛显得更加难以忍受。
- 殊方地,应自诧:在异地,诗人感到自我惊诧。
- 撼枕尽涛声,怒雷翻押:夜晚的涛声和雷声,营造出一种动荡的氛围。
- 天黑云昏,那见丽秋如画:黑暗的天空无法看见美丽的秋天。
- 到此定怀乡国,身如在蕉窗荷榭:在此刻思念故乡,仿佛身处于熟悉的环境中。
- 为君忆宋玉招魂,蛮笺细写:为友人追忆宋玉,细致地书写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比作情感的象征,寓意复杂的情感经历。
- 拟人:自然景象如“舞风寒翠”赋予生命,使情感更为真切。
- 对仗:如“黑云昏”“丽秋如画”,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离别和思乡的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感慨,塑造出一种既凄凉又美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蟋蟀:象征孤独与哀伤。
- 嫦娥:代表对美好爱情的追忆。
- 珠帘:隐喻对往事的模糊记忆。
- 涛声与雷声:象征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 蕉窗与荷榭:代表对故乡的深情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幽蛩”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影子
C. 秋风 -
“姮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忘却
C. 旧情 -
诗中提到的“蕉窗荷榭”代表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诗人的忧伤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A. 蟋蟀
- C. 旧情
- A. 诗人的家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大有》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直接,后者则通过复杂的意象和情感层次表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