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明斋咏怀》
时间: 2025-01-26 01:57: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仁明斋咏怀
作者: 胤禛
忆昔园林趋觐回,
朱门静掩不轻开。
怡情看竹邀僧话,
余事移松傍水栽。
勤政原因涵养到,
任劳却自静功来。
万机日日如丝绪,
勉竭心思手自裁。
白话文翻译
回想往昔在园林中朝见的日子,
朱红的大门静静关上,不轻易打开。
我怡然自得地观看竹子,邀请僧人聊天,
剩下的事情则把松树移植在水边。
勤于政务的原因是修身养性,
辛勤工作反而使内心安静,成就自然而来。
每天的繁忙事务如同丝线般缠绕,
我努力集中心思,亲自处理一切。
注释
- 趋觐:前往朝见,通常是指向皇帝或贵族的拜见。
- 朱门:朱红色的大门,象征着权贵和富贵。
- 怡情:舒适愉快的心情。
- 邀僧话:邀请僧人聊天,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勤政:勤奋治政,指认真负责地处理政务。
- 涵养:修身养性,使内心更加平和。
- 万机:形容繁忙的事务。
- 丝绪:比喻繁杂的事物纠缠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胤禛,即清代雍正帝,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在位期间,他致力于推行改革,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除了政治成就,胤禛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尤其擅长诗词。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雍正时期,反映了作者在繁忙的政务中对内心修养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园林与闲适,象征着皇帝在治国理政之余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诗歌鉴赏
《仁明斋咏怀》是胤禛在繁忙的政务中,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回忆过去的园林生活,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热爱,更是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在首联中,诗人回忆昔日的朝见,朱门深闭,暗示着权力的束缚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接下来的两联则转入对自然的描绘,诗人通过观看竹子和与僧人交谈来获得内心的平和。这里的竹子象征着高雅与坚韧,而僧人的存在则增添了禅意与宁静。
后两联则回归到治国理政的主题,诗人强调勤于政务的同时,也不忘修身养性,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明君的自我要求。最后一句“勉竭心思手自裁”,则表明了皇帝在繁忙中还需努力思考,亲自处理事务的决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内心修养的同时,也深刻反映出皇帝在权力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展现了他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昔园林趋觐回:回忆过去在园林中朝见的情景,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朱门静掩不轻开:朱红的大门静静地关上,象征着权力的高墙与内心的孤独。
- 怡情看竹邀僧话:在悠闲中欣赏竹子,邀请僧人交谈,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余事移松傍水栽:将其他事务置于一旁,移植松树到水边,象征着放下杂务,追求内心的安宁。
- 勤政原因涵养到:勤奋治政的根本在于个人的修养。
- 任劳却自静功来:辛勤劳作却能自得其乐,内心平静,成果自会到来。
- 万机日日如丝绪:形容日常事务繁杂如丝线,难以理清。
- 勉竭心思手自裁:努力集中精力,亲自处理一切事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繁忙事务比作丝线,形象地表现出事情的复杂。
- 对仗:如“勤政原因涵养到,任劳却自静功来”,展现了对仗工整的美感。
- 象征:竹子和松树在诗中象征着高洁与宁静,表现出诗人的理想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修身养性与勤政理政的平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作为皇帝的责任与担当,反映了个人内心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着宁静、自然与自由,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竹:象征清高、坚韧,代表着理想和追求。
- 松:象征长青与坚韧,寓意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
- 朱门:象征权力与地位,暗示着皇帝的孤独和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朱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美
- B. 权力与地位
- C. 个人情感
-
“怡情看竹邀僧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A. 忙碌
- B. 宁静
- C. 悲伤
-
诗中提到的“万机”指的是什么?
- A. 繁忙的事务
- B. 自然风光
- C. 哲学思考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胤禛的《仁明斋咏怀》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上都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自然的灵动,而后者则关注内心的修养与治国理政的责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