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饮王山长斋》
时间: 2025-01-11 21:4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饮王山长斋
作者:舒逢吉
雁声嘹呖过西楼,共客长安我独愁。
自荐羞怀丞相刺,仙登喜共故人舟。
频斟绿蚁凝双眼,谁把黄花插满头。
取醉莫嫌归路晚,一钩斜月正凌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雁叫声清脆地从西楼上飘过,和我一起做客的长安朋友们却让我独自忧愁。
我自荐的志向羞愧于丞相的刺客,登仙的喜悦与老朋友同舟共济。
频频地倒酒,绿蚁在杯中浮动,使我双眼迷离;是谁把黄花插满我的头呢?
喝醉了不要嫌弃归路太晚,斜挂的月亮正好映照着秋天的夜空。
注释:
字词注释:
- 雁声嘹呖:雁的叫声清脆响亮。
- 共客长安:和长安的朋友们一起做客。
- 自荐羞怀:自我推荐的志向使我感到羞愧。
- 丞相刺:指丞相身边的刺客,隐喻志向高远。
- 频斟绿蚁:频繁地倒酒,绿蚁指的是酒面上的泡沫。
- 黄花:指菊花,象征重阳节(九月九日),插花有庆祝的意思。
- 一钩斜月:形容月亮的形状和位置,映照秋景。
典故解析:
- 重阳节: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酒、插菊花的习俗,象征长寿与吉祥。
- 仙登:古代诗歌中常提及的神仙境界,暗示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舒逢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俊卿,号仲明,山西人。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欣赏秋景、饮酒作乐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友情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九日饮王山长斋》展示了诗人对重阳节的热情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雁声嘹呖”引入,勾勒出一个清新而略显孤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并非绝对的消极,而是与周围朋友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邃。接下来的“自荐羞怀丞相刺”句,既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志向的反思,也体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我批判。
“频斟绿蚁凝双眼”,酒的意象贯穿整首诗,暗示着饮酒后的迷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享乐。特别是“谁把黄花插满头”,引入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既有庆祝的意味,又增添了一层人生的哲理,仿佛在问:在醉酒与欢笑的背后,真正值得珍惜的又是什么?
最后一联“取醉莫嫌归路晚,一钩斜月正凌秋”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在醉酒中不再惧怕归家的晚路,反而在这斜月的映照下,感受到了更深的秋意和人生的宁静。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既有对当下的把握,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声嘹呖过西楼:描绘了秋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共客长安我独愁:通过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
- 自荐羞怀丞相刺: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羞愧。
- 仙登喜共故人舟:体现了与友共乐的喜悦。
- 频斟绿蚁凝双眼:酒意朦胧,暗示人生的迷离。
- 谁把黄花插满头:重阳习俗的象征,人生的庆祝。
- 取醉莫嫌归路晚:享受当下,不惧未来的心态。
- 一钩斜月正凌秋:月亮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的泡沫比作“绿蚁”,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井然有序,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雁声”、“黄花”、“斜月”均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饮酒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声:象征秋天、孤独的情感。
- 绿蚁:代表酒的泡沫,暗示迷醉的状态。
- 黄花:象征长寿与庆祝的意象,隐含重阳节习俗。
- 斜月:象征宁静与思考,形成一种安详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A. 端午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D. 春节 -
“频斟绿蚁凝双眼”中的“绿蚁”象征着什么?
A. 酒的泡沫
B. 年轻
C. 孤独
D. 友谊 -
诗中提到的“斜月”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迷茫
B. 宁静与思考
C. 失落
D. 欢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都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但《九日饮王山长斋》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对理想的追求。
- 《登高》:同样在重阳节的背景下,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社会的忧虑,而舒逢吉则更关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享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内容全面解析了《九日饮王山长斋》的诗意及其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