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晓一作山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白话文翻译:
在千里之外我独自游荡,躺卧在七盘岭的西面。
晨曦中的月光洒在窗前,银河的水流似乎低低地流入我的房间。
清晨的光景如同春天的山花竞相开放,夜里子规鸟在啼唱。
路过的旅人只能空留心绪,褒城传来清晨鸡鸣的声音。
注释:
- 独游:独自旅行。
- 千里外:指远离家乡,行程遥远。
- 高卧:高高地躺卧,形容休息的状态。
- 晓月:清晨的月亮。
- 天河:指银河,古人常用“天河”指代夜空中的星河。
- 子规:一种鸟,夜间鸣叫,象征思乡之情。
- 浮客:过路的旅客,泛指流动的人。
- 褒城:古代城市名,此处指代某个地方的鸡鸣声。
典故解析:
“天河”引自汉代的《天问》,关于银河的美丽传说。在古代,银河常被视为天上的河流,象征着遥远与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字子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约720年,卒年不详。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而闻名,尤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夜宿七盘岭》创作于沈佺期的游历生涯,诗人游历千里,夜宿于高山之地,借助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孤独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外游历时的心境与情感。
诗歌鉴赏:
《夜宿七盘岭》是一首表现孤独与思乡情怀的诗作。全诗以优美的意象描绘了晨曦中的自然景象,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过往旅程的感慨。首句“独游千里外”就展示了诗人孤独的状态,接下来的“高卧七盘西”则将视角引入到他所处的环境中。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的描绘,构建出一个清幽而宁静的晨景,月光与银河的交融,给人以清新悦目的感觉。
在清晨,子规鸟的啼鸣又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仿佛在提醒他远方的故乡。最后一句“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则是对旅人心境的深刻反思,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环境,但内心的孤独感却无法被外界的景色所填补。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游千里外: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远离家乡的状态。
- 高卧七盘西:描述了他在七盘岭高处休息的情景。
- 晓月临窗近:晨曦中的月光照耀到他的窗前,展现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 天河入户低:银河的水流似乎低低地流入房间,营造出一种梦幻的画面。
- 晓一作山芳春平仲绿:早晨的光景如同春天的山花,生机盎然。
- 清夜子规啼:夜晚子规鸟的啼鸣,唤起思乡情感。
- 浮客空留听:游人只能空留听觉的感受,无法填补内心的孤独。
- 褒城闻曙鸡:褒城的鸡鸣声传来,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天河”,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月光和银河似乎有生命般接近诗人,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诗句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晓月”和“天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唐代诗人关注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统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月: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天河:象征着浩瀚与遥远,暗示诗人的孤独感。
- 子规:代表着思乡与情感的寄托。
- 鸡鸣:象征着新的一天和生活的继续,传递出一种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天河”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河流
B. 银河
C. 湖泊
D. 江河 -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D. 一种山 -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兴奋
C. 孤独与思乡
D. 愤怒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夜宿七盘岭》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李白的《静夜思》主要聚焦于思乡之情,情感单一而深刻,而沈佺期的作品则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孤独的反思,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沈佺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