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近四绝句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00:41

闰后阳和腊里回,濛濛小雨暗楼台。

柳条榆荚弄颜色,便恐入帘双燕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闰后阳和腊里回,
濛濛小雨暗楼台。
柳条榆荚弄颜色,
便恐入帘双燕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腊月之后的阳光和温暖,细细的小雨在楼台上悄然落下。柳枝和榆树的花苞在春风中摇曳,似乎在调皮地展示着它们的色彩,让人不禁担心,双双的燕子会飞入窗帘之内。

注释

  • 闰后:指农历的闰月之后,说明时间已接近春天。
  • 阳和:阳光和煦,春天的气息。
  • 腊里:腊月中,旧历的最后一个月。
  • 濛濛:形容小雨细密、轻柔的样子。
  • 弄颜色:指柳条和榆荚在春风中摇动,展现出颜色。
  • 便恐:于是恐怕,表明了一种担忧的情感。
  • 入帘双燕来:双燕飞入窗帘,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风格清新隽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春回大地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此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春近四绝句 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初现,其意境清新、温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欣喜。诗中的“闰后阳和”传达了春天渐渐来临的气息,阳光温暖而和煦,给予人们一种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濛濛小雨”则增添了一种朦胧而细腻的气氛,小雨轻轻地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境界,仿佛是春天的低语。

“柳条榆荚弄颜色”中,柳条和榆荚是春天的象征,它们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展示它们的生命活力。最后一句“便恐入帘双燕来”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欣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担忧:燕子归来,意味着春天真正的到来,而这又引发了对过去寒冷冬季的回忆。整首诗浑然天成,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闰后阳和腊里回:腊月过后,阳光温暖,春天的气息开始回归。
  2. 濛濛小雨暗楼台:细雨轻落,楼台显得朦胧,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柳条榆荚弄颜色:柳条和榆荚在春风中摇曳,展示出它们的色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4. 便恐入帘双燕来:燕子即将归来,诗人对春天的到来既期待又有些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细雨比作轻柔的低语,增强了氛围。
  • 拟人:柳条和榆荚被赋予了“弄颜色”的动作,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对仗:如“闰后阳和”与“腊里回”,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与期待,通过对细雨、柳条和燕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温暖与希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小雨:代表细腻、柔和,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气氛。
  • 柳条:象征生命的复苏与蓬勃,表现春天的生机。
  • 燕子:传统上象征春天的使者,代表着希望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阳和”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2. “便恐入帘双燕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担忧
    B. 欢喜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柳条榆荚”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热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春晚》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黄庭坚的《春近四绝句》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而黄庭坚则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敏感与享受,二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选择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黄庭坚研究》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